卫东连忙道:“嫂子,给你添麻烦了。”
张兰笑道:“大学生硬是不一样,说话这么客气,曾宪刚从来不知道说句客气话。”
曾宪刚的儿子拖着鼻涕,在院子里和两只黄狗追来追去。
等到满满一盆鱼端了上来,曾宪刚道:“我老婆曾经在重庆渔馆打过工,她弄的花椒鱼是上青林最好吃的了,你尝尝。”
花椒鱼名副其实,红海椒和花椒浮在表面上,厚厚的一层,鱼鲜
,香味扑鼻。
酒过三巡,二微熏,曾宪刚开始说正题:“照目前这个进度,4、5月份,大车就可以上山,我有一个想法。”曾宪刚曾在广东的一个石场
过,当年
夜开工,片石和碎石仍然供不应求的场景,
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我妹妹嫁到了独石村,公路刚好从她家门经过,她家自留山是一个石山,上面盖层很薄。我想开一个石场,可是我去年盖新房把钱用得差不多了,石场开起后,我也没有销路,我的想法是跟你合伙
。”
侯卫东暗道:“我同样没钱也没有销路,和我
合作,似乎找错了对象。”看着曾宪刚充满希望的眼神,他不忍当面拒绝,问道:“启动资金需要多少?” “主要是土地承包费、工、炸药雷管还有碎石机等设备费用,咱俩一
先拿一万就能开工。”曾宪刚诚恳地道:“侯疯子,我信任你,只愿意跟你合作。你不
伙,我心里没底。”
侯卫东暗道:“我到上青林是来走仕途,而不是放弃城里生活来乡镇当个小老板。如果窝在山沟里当石场老板,小佳知道了肯定很生气。”转念又想:“如今这个样子,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一场。” 曾宪刚眼
地看着侯卫东,仿佛等待命运的判决。侯卫东犹豫片刻,道:“我现在不能决定,明天你带我去看看现场,然后咱们再商量。”
晚上,侯卫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三年之内调到沙州?按照目前这个状况,三年内调回镇里都难!当不了官,我就要赚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不定会有转机。”
(第十八章完,请期待第十九章《姐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