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五分钟】(1-10)
作者:
第1章 没有板凳(脱秀)
七月,市的傍晚闷热得像一未揭盖的蒸锅,尤其是
雨来临前夕,天幕被厚重的乌云层层压低,闷得
透不过气。m?ltxsfb.com.com发布邮箱 ltxsbǎ@GMAIL..cōm
街边的灯光陆续亮起,两条长长的流正缓缓汇
剧院门
。
“这次也在!我同事上次看完就说她讲得特别好,而且特别敢说。”一个清脆的声在队伍中响起,语气里透着兴奋和期待。
旁边的大学生立刻接话:“你说的是嘛?她以前是我们大学的老师,我超级喜欢她。”
“真的?我第一次来看她线下演出呢,听说她也挺好看的。”
“她好像才辞职一个多月吧?我还是刷到她朋友圈才知道她有演出。”大学生回答道。
队伍缓慢地移动着,剧院里的座位正一点点被填满。时针指向七点,灯光暗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晚的脱秀现场,我是你们的主持
,可灵!”
清亮又轻快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散出去,伴着观众热烈的掌声,一路传到剧场的最后一排。
后场的黑暗角落,宋溪席地而坐,双腿盘起,一只手撑着下,望着舞台上唯一的光源。
有在台上讲话,她却听得飘忽,时间仿佛一下子就流走了——下一个就是她了。
她站起身准备候场,脚边却踩到一支圆珠笔,不知道什么时候滚落到脚边的。
她重心猛地往后倾,预感自己也正要滚落的时候,突然坠别
滚烫的怀里。
“小心。”一个低沉沉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贴得很近,带着淡淡的木气息。
宋溪稳住后立刻直起身,和男拉开距离,回
抬起眼看他。很熟悉的感觉,好像每次自己演出前在后排坐着的时候,都会看到他。
一个奇怪的。下班了看脱
秀演出还要穿着白衬衫。更何况今天是周末晚上。
一个过分端正的男。端正得符合她所有审美偏好。
她笑着轻声道谢,走向后台。
没过多久,台上的灯光洒落在宋溪身上,明亮又清晰。
男的肩膀缓缓放松,双手自然地
叠,目光仍紧盯着她的身影。手臂边残留的温度早已消失,刚才的触感却仍然让他恍惚。
“大家好,我是。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宋溪站在聚光灯下,声音平
稳而清晰。
她举起右手向观众致意,随后自然垂落,贴在紧身的白色上衣上。
浅棕色的阔腿裤映衬出她的纤细脚踝,线条柔和而净。
简单,净,舒服很适合我。男
坐在观众席中,望着她想到。
“我之前在国读博,待了6年多。平时做饭买菜什么的,就去家附近的缺德舅超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超市的目标客户是vru(高学历)和unrp(低收)
群。不愧是枪击大国,
准狙击到我了,神枪手。”
台下响起零星笑声和掌声,观众开始进宋溪的表演场域。
“很难想象,怎么会有把话说得又好听又难听的。难道做你们超市这行的,最忌讳的也是
上客
?”
笑声逐渐高涨,有观众忍不住拍起了手掌。
“我一直以为,我顶多是它们的目标客户,没想到最后也成了它们的目标员工。贫穷客上我?”笑声和掌声开始连成一片,节奏感被她牢牢掌控。
她环视观众,看到他们放松下来,心态也稳了一点。
“因为博士的工资实在是不够花,我就打算在超市兼职上班。面试的时候家还问:‘比起其他
,你的特长是什么?’”她停了一下,语气轻巧:“我说,我非常了解贵超市的目标客户,知道客户想要什么,比如现在就有位客户想要有份工作。”
现场笑成一团,掌声不绝于耳。主持可灵站在侧台,嘴角含笑,眼神里带着欣赏。
宋溪语调轻松,站姿放松,像在跟老朋友聊天:“然后我就开始上班,常的任务就是进货、上架补货、收银结账之类的。上班上了一阵子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
“我在超市上班赚钱,下班又在超市花钱,钱又全回到超市了,真是给白打工,白打了。”
台下立刻有观众接话,“哈哈哈哈白打了。”
她略顿了下,等笑声停了接着说:“还是刚开始工作太年轻了,如果再去超市面试有问我说特长是什么,那我肯定会加上一句,我还能给贵超市带来一些忠诚的客户。”
一片哄笑,她也笑着继续:“和我一起兼职的同事有二三十个,大部分都是临时工。有几个是有硕士学历的,甚至读了几个硕士,还有几位是博士。大家都有学历、没资历,有价值观、没价值。我上班之前以为自己是个才,没想到是
财两空。”宋溪摊开双手,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掌声笑声渐起
。
话锋一转,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的无奈和愤怒:“博士毕业了我就回来找工作,实在是不想打白工了,毕竟白宫里面那位还想打我。”
全场笑,掌声如雷。旁边的可灵忍不住笑出了声,心想:这句再加谐音梗,杀疯了。
“后来我就在大学里搞科研教课,当了三年青椒,就是青年教师的意思。青椒我很熟悉,这玩意儿缺德舅超市里多得是,便宜又好炒。”两根手指顺势被抬起。
“我是在超市打工过来的,当过目标客户、目标员工,没想到最后变成了架上的货物。”
笑声落下。
她继续补刀:“大家都知道嘛,做学术就像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子,又要肩挑大任扛扁担。我一直很羡慕我的一个前同事,
家实在是太厉害了。”她竖起大拇指,随后一根根手指往下数:“博士第五年晋升副教授,第六年当上学院行政岗副领导,第七年成了某学术协会的副秘书长,三年后直接升到副院长。真正做到了冷板凳一坐坐十年啊。”
她一边无实物表演擦着椅子一边感慨:“一个座儿都没坐热乎就挪位了,那么多座位也随便坐,这板凳得多冷呀多受冻啊,这肩上挑的扁担得多满啊多重呀。”
“俗话说得好——”她眼神一亮,猝不及防:“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紧接着以飞快的语速出一串绕
令:
“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台下一片哄笑,有鼓掌,有
拍腿,节奏快得让
措手不及。
等观众反应稍缓,她得意地眨了眨眼:“一段简简单单的绕令送给大家!”
“但学术界的板凳和扁担可真是太难搞了,绕来绕去。扁担想绑在哪里,取决于板凳上坐着谁。”
掌声中忽然有拖长嗓音“哦~”地应和,带起一阵起哄的笑声。坐在后排的男
轻声笑了出来。
顿了顿,她忽然一笑:“如果我只能在某个位置固定坐个二三十年的话,那可能会得痔疮。多站起来走走呢,n up,来点儿n-up y。”
笑声未歇,可灵一时说不出话来。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