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税务员】(2)
作者:托尔斯泰森
(6)
那个伴随着“沙沙”声的夜晚过去后,妈妈似乎又恢复了往的平静。发布地址ωωω.lTxsfb.C⊙㎡发布页地址WWw.01BZ.cc她依然在清晨给我冲麦
,在
夜里看那本厚厚的《复活》,她依然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整洁,来对抗生活的混
。
但有些东西终究是不一样了。我能感觉到,我们家那根因为外公生病而绷紧的弦,并没有松下来。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以一种更内在、更沉默的方式继续拉扯着妈妈。
那本《复活》,她看得越来越慢了。有时候,一整个晚上书签都停留在同一页。她不是在看书,而是在透过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看着某个更遥远、更让她费神的东西。
我们家那台红色的拨盘电话机,成了这个家里最神秘,也最让我感到不安的物件。
它很少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单位的公事而响起。但每隔几天,总会在某个固定的、晚饭后的时间,发出“铃铃铃”的、清脆的声响。
每一次,妈妈都会像一只受惊的鸟一样,身体微微一颤。然后,她会放下手里的碗筷,或者针线,走到电话机旁。她不会立刻接起来,而是会先吸一
气,仿佛在给自己做某种心理建设。
接起电话后,她总是说得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安静地听。我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从她嘴里飘出来的词:“嗯”、“好的”、“知道了”、“谢谢您关心”。她的声音,会变得比平时更柔软,也更客气,带着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恭敬的距离感。
每一个电话,都不会超过五分钟。挂了电话后,她常常会陷更长久的沉默,有时候会去阳台上站很久,有时候,则会拿起那本《复活》,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手指摩挲着它
绿色的、冰冷光滑的封皮。
我知道,电话那是那个儒雅的吕叔叔。
但那个冬天,他再也没有像上次那样出现在我们家里。
直到一个下着小雨的周三晚上。
那天,妈妈的心似乎格外好。她下班回来,给我带了一只我一直想要的发条青蛙玩具。晚饭,她也难得地炒了一个荤菜——韭黄炒
蛋。金黄的
蛋,配上
绿的韭黄,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特别有食欲。
饭桌上,她甚至还和我开起了玩笑,问我学校里有没有小姑娘给我写书。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看着我的窘迫样,发出了久违的、清朗的笑声。
就在这时,门被敲响了。
妈妈脸上的
笑容瞬间凝固了。她站起身去开门,门站着的,正是那个穿着
色风衣、
发上带着一层细密雨意的吕叔叔。
“没打扰你们吧?”他笑着说,声音温和又有磁,“刚在附近开完一个会,路过这里,想起有份关于税改的文件,明天开会要用,落在办公室了,想让你帮个忙,去单位取一下。”
“啊……好,好的。”妈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下意识地就要去拿挂在门后的钥匙。
“不急,不急,”吕叔叔摆了摆手,目光落在了我们的饭桌上,笑着说,“先吃饭,吃完饭再去。正好,我有些关于文件里的细节,想跟你当面讨论一下。”
他很自然地就走了进来,在我的身边坐下。妈妈给他拿了一副净的碗筷,给他盛了一碗饭。
那一晚,我们家那张小小的饭桌上,再次充满了那种类似家庭的、温暖而和谐的气氛。他没有再跟我聊“鲁提辖”,而是和妈妈聊起了那本《复活》。他们聊着聂赫留朵夫的忏悔,聊着玛丝洛娃的苦难,聊着一些我完全听不懂的、关于“灵魂”和“”的话题。
妈妈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那种我曾在她研读业务时见过的、专注而又明亮的光。在讨论某个观点时,她甚至会因为激动而和吕叔叔发生小小的争论。她的脸颊,因为兴奋和那一点点酒(她给自己倒了小半杯红酒),而泛着健康的红晕。
那一刻的她,是那么的动,那么的有生气。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窗户,发出“噼啪”的声响。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九点。到了我该上床睡觉的时间了。
妈妈站起身,对我说:“何晨,去睡觉。”然后,她又对吕叔叔带着一丝歉意地说:“吕局长,您坐,我先去把文件给您取回来。”
“不用,”吕叔叔也站了起来,笑着说,“外面雨大,你一个同志不方便。我开车送你过去,拿了文件,再送你回来。”
这个提议,听起来合合理,无法拒绝。
妈妈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她走进房间,拿了一把伞,又穿上了一件外衣。
临走前,她走到我的床边,帮我掖了掖被角。我假装已经睡着了,能闻到她身上那混杂着饭菜香、红酒香和她独有体香的、温暖的气息。
我听到她和吕叔叔一起走出了家门,我听到楼道里,他们俩一前一后的、沉稳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我没有睡着。我只是睁着眼睛,看着窗外那片被雨水打湿的、无尽的黑夜。 我不知道他们去了
多久。在孩子的世界里,等待的时间总是被无限拉长。我只知道,当妈妈一个回来的时候,我房间里那只小小的闹钟,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点。
她回来的脚步声,很轻,很轻,像一只怕惊扰了谁的猫。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洗漱,也没有开客厅的灯。我从帘子的缝隙里,能看到她就那么站在门的黑暗中,一动不动,像一尊被雨水淋湿了的、孤零零的石像。她站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几乎以为她要在那里站到天亮。
然后,她动了。
她没有走向卧室,也没有走向卫生间,而是径直地、像梦游一样,走到了那台红色的拨盘电话机旁。
我看到她拿起听筒的手在微微地发抖。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这一次,她没有沉默,也没有客气。她的声音,是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混合着哭腔、委屈和某种孤注一掷的颤抖。
“喂?”电话那,传来那个熟悉的、沉稳而又温和的男声。
妈妈没有立刻说话。她只是紧紧地握着听筒,我甚至能听到她急促的、努力想要平复下去的呼吸声。
“……吕局长,”终于,她开了,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小心翼翼的颤抖,“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您。”
电话那沉默了一下,然后用一种很自然的、带着关怀的语气问:“到家了?雨很大,没淋着吧?”
“没……没有,谢谢您送我回来。”妈妈的回答,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然后,是一阵短暂的、却又无比漫长的沉默。我能感觉到,妈妈正在组织着她的语言,那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那个……吕局长,”她再次开,声音压得更低了,仿佛怕惊醒什么一样,“刚才在办公室……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您别误会。”
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意思,我只知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急于解释的恳切和一种害怕对方真的误会了的恐慌。
“我就是……就是觉得,太晚了,孤男寡的,影响不好。”她找了一个很蹩脚,也很正确的理由。
电话那,似乎说了些什么。我听不清具体的内容,因为那个男
的声音总是那么沉稳,穿透力不强。但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