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墨锋 第一部】(卷二 12.1-2)
作者:
12-1:(乐1)天地任逍遥
没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千佛村,这里是个村,却一座庙也看不见,甚至连佛像都不曾看见一尊。
这是一个隐藏在山之中,不被
知晓的小小村落。这里离边关很近,却又不算太近,夹在了清洛城与屠狼关后的那连绵成片的崇山峻岭之中,生的即不险要,也不重要,甚至于,如果边关城
,敌
若是长驱直
,都不需要经过这个所在。
既然不重要,那自然也不会受朝廷重视,这里虽属于筠泸城管辖范围,可官吏只到乡县一级,到了千佛村上,已是村长自治,这里的位置实在是偏僻,若不是每年还能收上些粮税,怕是都会被当地的官员忘却自己的辖下竟然还有这么一处所在。
只有每年税收时分,才会有官吏挑着担子前来,收足税粮便走,绝不拖沓,其他的,一概不问,至于政令,那是一次都没颁过——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十几亩见方的薄田,每年能按时纳粮就成,难不成费心治理一下,还能出个将军举不成?
只是虽然别不抱有期待,但总有
会抱有志向。
杜田获忙完自己的田,终于有时间擦把汗,倚靠在田边的大石上,嚼着自家媳烙出的那跟身后石
差不多硬的面饼,捧着一本《天下史》,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一旁就是一片
林,此刻
未正悬,尚有林荫洒落,罩在杜田获身上,为他遮蔽了些许暑气。
随著书页的翻动,杜田获的心思也在翻涌着。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之一,也是少有的,想要出去改变自己命运的
,一本《天下史》,道尽历史千年波澜壮阔,五界征战不休,英雄能
辈出,自是令他无比向往,向往着出将
相,纵横捭阖,挥斥方遒,甚至——改朝换代,一统天下!
不过理想终归是理想,如今他莫说尚未出仕,连个秀才都不曾考取,若是好高骛远,也只是徒费心神,那伟大的理想,他也只能默默放在心中,只是那颗心,今仿佛格外的躁动,让他总是忍不住往一旁的
林中瞄去,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冥冥中呼唤着他。
不过他的躁动倒并非没有缘由。
因为去年,那收税的官吏未至。
因为他是千佛村里少有的读书,需要购买书籍与笔墨,所以他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经常外出走动的
。去年税官未至,他便去镇上打算将家里的余粮卖了,多换几本书回来,谁知到
了镇上才知,外面正在烽烟四起,打的不可开,这里地处偏僻,倒是没受什么战火波及,那造反的军队一来,当地的官吏就主动降了,随后就被带走了,这里一没驻军,二没留官,只由镇上大户代为治理。杜田获还想多问问外面的
况,只不过战
年代,不被波及已是万幸,消息也甚是闭塞,而闭塞则代表着安全,既然很安全,那又有谁会没事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出去打探
报呢?那么安心等外面那些
打完仗,再派个官吏前来,岂不方便? 于是乎,杜田获如愿的买到了书和笔墨纸砚,也打探到了一个令他即兴奋又忐忑的消息。
外面在打仗。
这好也不好。战争对于杜田获来说,有一种向往,所谓世出英雄,若世不
,英雄又从哪里出呢?只是,这场战
来的早了些。
若是能等他考取了功名,上了朝堂,那么建功立业之机便无处不在,你看,那些反叛军打下了镇子,还得带走官吏,不就是为了多一些行政方面的手?但战火现在到来,他不但没有功名,连考取功名的机会也被打
——有哪个朝堂会在狼烟四起之际还会开科取士呢?
有道是天下之都,往之非只一路,杜田获久居山,虽有书读,眼界稍胜那些朴拙农夫,却也并不开阔,殊不知越是
世,用
越是不拘一格,只要是有能之
遇识
之士或求才之军,总有用武之地,依旧等着开科取士,企望得了功名才能一展宏图,反倒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秋去冬来,春走夏至,半年时光,杜田获的心早已不在书本之上,而是飞到了外面的世界,只是他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却不知走出这山老林,去外面一碰机遇,反而是成
胡思
想,想着外面战事鼎定,百废待兴,无论谁赢,只要朝廷重新开科取士,自己便可一展胸中抱负。
但想象终归是想象,这半年来,外界了无音讯,光凭缥缈空无的想象,又怎能支撑的起那脆弱的画面?想来想去,皆是想不出外界究竟如何,杜田获心里烦躁之意更甚,不耐的扔下手中书本,朝天望去,太阳已然高升,林荫尽数退去,阳光直在他脸上,显得多少有些刺眼,于是换了地方,来到林边
凉处,继续拾起手边的书本看了起来。
只是这一看下来,杜田获眼前已不见了那些文字,取而代之的尽是那些朝堂决断,疆场杀伐,领导者于庙堂发号施令,兵将们披坚执锐奋勇杀敌,耳边尽是威严喝令,喊杀震天,心中那虚无的想象再度充斥着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突然,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打断了他脑海中那些激烈
的锋,回
望去,只见一名农夫打扮的汉子,
戴
帽,扛着锄
,正朝着他咧嘴憨笑:“田获,已经吃上了?活都
完了?”一旁也跟着一
,已将
上
帽摘下,扇着风道:“你这块田地方真好,收拾完了就能躲树荫子下面,不像我那,旁边全是别
田,连颗树都看不见。”
这两是他同村之
,扛锄
的姓于名炼坤,扇
帽的姓叶名洛候,与他也还算相熟,此时天热,他的田又毗邻树林,于是平
里这两
忙完自己地里,都会到这来躲一躲
凉。
杜田获其实并不太想搭理二,身为读书之
,他从心底不大看得起这些乡野村夫。别看这两
名字起的颇有文化,却是受村里新生儿起名需找识字之
代起习俗所致,若不是遇上杜田获,他们连自己的名字该怎么写都不大清楚,而偏偏,杜田获的老爹没有遵从这个习俗,按自己的愿望给自家孩子起名,那起的是相当直白朴素,导致平
里,这二
没少拿杜田获的名字开涮,而杜田获身为读书之
,却在名字上被不识字的
所取消,自然对他们无甚好感,只是碍于同村邻里,又不愿失了读书
的礼数,所以敷衍一二罢了。
“你们若是累了,去树底下休息便是,我还要看书,莫要打扰。”杜田获面无表的道。
“你还在读书呢?还有用吗?”于炼坤道:“我听说外面打仗都打好久啦,科举早都被废除了,你读书还有个用?”
杜田获虽是不悦,却也听惯了他们的粗鄙之语,只是冷冷道:“科举废除,还会再开。”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听说啊,这仗打起来就没数了,几时打完还不晓得呢!”叶洛候道:“你与其在这费时间看书,还不如去砍些柴,割点
,回去喂猪喂
。?╒地★址╗发#布页w{ww.ltxsdz.COM”
杜田获好没气道:“我与你们说不明白,你们若是不知读书好,那就不要置喙。”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粗布的提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简陋食盒,踏着田埂向众
走来。那
年过三十,生的五官端正,皮肤虽被晒的有些粗黑,却也透着一
健康的红润,虽说看着像个不修边幅的村姑,但相貌上也有着寻常村姑难有的温婉气质。
“哟,小婕来了!”于炼坤率先发现了那村姑,对她招手致意,村姑也温婉回以一笑,继续拎着食盒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