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歼灭敌。
众马贼立刻散开,但是已经晚了,突听得身后一阵混,接着惨叫声连连,
再看一个辽兵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连续砍翻数名马贼,夺了马匹骑上就走。众马
贼急忙去追,但是这辽兵骑术极佳,竟能在林中闪展腾挪穿行自如,速度比平原
慢不了多少,待到众追过去,那辽兵竟已从另一侧冲出了树林。
「莫让他跑了!快追!」唐云一边狂追一边大吼,在林中他骑马跑不快,
徒步施展陆地飞腾法,竟比其它骑马的马贼快的多,但是他心知肚明等到外面
平原之上,让那辽兵的战马速度全面跑起来,自己无论如何是追不上的。他寄希
望于自己的箭法,尽管他知道自己并不能算得上是神箭手。
然而刚等他眼前豁然开朗之时,却恰好见到那辽兵中箭自马上跌落,然后便
和那个已经到了近前的年轻汉骑手打了个照面。
短时间的沉默,双方都在互相打量着对方。年轻没有放下手中的大弓,唐
云也握紧了手里的单刀。
但逐渐的,似乎有种说不清楚的默契在两之间产生,这种感觉很是奇怪,
唐云也说不清楚为什麽。但是他能确定对方没有敌意,而且他莫名奇妙的直觉对
方也感觉到了他们之间的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奇妙感觉。
然后,唐云的手下们终于跟了出来。
「好箭法!多谢英雄出手相助,不知英雄高姓大名?」唐云率先表示善意,
用原上流行的契丹话抱拳说道。
「某家乃是大宋商,红娘子门下行走。」见唐云没有自报家门,年轻
也
未曾报出自己的姓名,在马上抱拳礼,说的也是契丹话。红娘子是边地大豪,
声名传于宋辽两地,这塞外原上吃绿林饭的,多闻其名。
「莫非是河东红娘子?」
「不知阁下……」
「当真是踏铁鞋,唐云从怀中掏出一面象牙骨牌,抛过去。那年轻
接过
一看,竟然是此次易的信物。真是奇遇,这世上之事真的这般巧法,几个
辽兵,竟然将自己易的对象碰到了一起。」
「多谢红娘子援手之德,某家沙鹞子寨唐云,城铁鼓声犹震。」唐云对
上切暗号,此时已经变作字正腔圆的陕西汉话。
「匣里金刀血未。」年轻男子对完了切
,此刻也变成了燕地汉话,「一
笔写不出两个绿林,唐寨太客气了,要说谢,需是谢寨仗义出手了结那些辽
兵才是。某家丰州张月,见过寨。」
两个男同时互相抱拳行礼,也都肯定对方也感受到了那种莫名的亲近感。
没有能解释这是为什麽,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见如故吧。
唐云笑了笑,但是还没等他继续说话,他的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大叫,是那韩
九。再看那韩九竟如疯了一般又哭又笑,拼命想冲过来,却被身边几个莫名其妙
的马贼架住。而那韩九却拼命挣扎,就像看见了久别重逢的亲爹一样。
「大郎!大郎!你还活着!我是韩九啊!」
两队伍流,一起向东走去。一路之上,唐云便知这
南朝私商的
领名
叫宋江,乃是红娘子的心腹。而这张月,或叫韩月,竟是辽国拦子马军官出身,
后来因事了南朝,拜了红娘子的山门,十分受信任,现在也是红娘子门下事
的物之一。难怪他对拦子马的战术如此熟悉,竟能率
追杀,原来自己原本便
是做这行的。
而那韩九,竟是原先韩月在辽国时的家仆,遇变之后失散,此时竟然奇遇,
叫了韩月的名字,否则唐云还真不知道河东绿林最近名声颇响亮的玉雕儿张月
竟然真名叫做韩月。
双方并马而行,那宋江说道:「此趟多亏寨,现在河东丰州道不好走,官
府查的严。我等绕道夏境过黄河来的,谁知现在北朝上京道也是盗贼遍地,辽兵
处处,我等境不久,便被辽兵拦子马发现,多亏了韩兄机警,我等一路才追
至此地,未料拦子马骑术当真名不虚传,若非寨,我等当真是进退两难。否则
几块茶砖事小,连累了绿林朋友才是万死难孰其罪。」
唐云见这宋江果然是个玲珑,说话圆滑得体,便客气了几句。红娘子乃是
北疆最大的私商目,她做的都是大手笔的买卖。宋江
中的几块茶砖,可
绝对不是真的几块茶砖。
又走了一会儿,等转过一个小山,在山脚下的树林里,唐云见到了这个走
私队伍的庞大。
足足有数之多,骆驼马匹也有数,成筐的茶砖,怕不有数千斤。
果然是大手笔,不愧是红娘子。这数,
有马骑,虽然大多数不是战
马,但是能组织如此规模的马队,在宋朝来说大概连官府也比不了。现如今绿林
好汉玩私茶私盐私铜私铁的司空见惯,但是能做到如此规模的,大概没有几家。
当今大宋,茶法十分混,导致私茶泛滥。太宗之时,与辽国战争不断,为
支应前线粮饷,朝廷下令采取折中法,结果却导致各地商大肆囤积倒卖文券茶
引,垄断市场哄抬茶价,甚至勾结边将虚估,导致官府榷法形同虚设,至今茶引
可以当作现金使用,便是当时的流毒。
而官府为了对付这些商,便又设置种种法令,如下令川陕广南之茶不得出
境;淮南设六务十三场,强行垄断茶叶收购;京师榷货务预先收茶价金,限制边
地茶引发行等,仍然禁之不绝,那些大茶商们个个都是手眼通天之辈,总有办法
贿赂官员钻法令的空子,而且多是官宦世家的背景,年以来,已经形成盘根错
节的庞大利益共同体,便是朝廷也轻易动不得。
这些茶商垄断了宋朝国内的市场,导致茶价居高不下,这就给了私茶活跃的
空间。
当时官府山场自园户茶农手中收购新茶,价格压得极底,一斤才二十文。山
场转手给那些持茶引前来的商
,便已加价倍。而那些商
将茶运至各地发
卖,便至数倍。如此利,自然会有
铤而走险,江南诸路,茶寇遍地。南方
江湖好汉们,几乎没有不涉及私茶买卖的。
他们瞒过官府,与园户私下勾结,以次充好蒙骗官吏,新茶好茶则暗中走私
出去,便按官茶半价卖,最少也有十倍利润。
园户们受官府剥削,本就苦不堪言,私商以官价十倍购之,自然乐于从命。
而私茶最大的市场,还不在国内,而在国外。
当今天下,只有大宋产茶。而塞北各游牧部族,多是以牛羊为食,为解油
腻,茶叶乃是生活必需品,一也少不得。西夏当年于宋朝签订庆历和议,其中
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