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计较道:“宁可先报了名字去,他日可把人来补荫。”主意已定,只要
取下一个名字就好填了。想一想道:“还是取一个甚么名字好?”有恩须赁子和
孙,争奈庭前未有人!万里已迎遗腹孽,先将名讳报金门。朱景先辗转了一夜,
未得佳名。次早心下猛然道:“蜀中张氏之子,果收拾回来,此乃数年绝望之后
从天降下来的,岂非天赐?《诗》云:‘天赐公纯古段。’取名天赐,既含蓄天
幸得来的意思,又觉字义古雅,甚妙,甚妙!”遂把“有孙朱天赐”填在册子上,
报到仪部去,准了恩荫,只等蜀中人来补。
不多几时,忽然胡鸿复来叩见,将了留尚书、王少卿两封回书来禀道:“事
已停当,两位爷给发盘缠,张小娘子与小公子多在冯进士船上附来,已到河下了。”
朱景先大喜,正要着人出迎,只见冯进士先将帖来进拜。景先接见冯进士,诉出
留、王二大人相托,顺带令孙母子在船上来,幸得安稳,已到府前说话。朱景先
称谢不尽,答拜了冯进士,就接取张福娘母子上来。张福娘领了儿子寄儿,见了
翁姑与范氏大娘,感起了旧事,全家哭做了一团。又教寄儿逐位拜见过,又合家
欢喜。朱景先问张福娘道:“孙儿可叫得甚么名字?”福娘道:“乳名叫寄儿,
两年之前,送入学堂从师,那先生取名天锡。”朱景先大惊道:“我因仪部索取
恩荫之名,你每未来到,想了一夜,才取这两个字,预先填在册子上送去,岂知
你每万里之外,两年之前,已取下这两个字作名了?可见天数有定若此,真为奇
怪之事!”合家叹异。那朱景先忽然得孙,直在四川去认将来,已此是新闻了;
又两处取名适然相同,走进门来,只消补荫,更为可骇。传将开去,遂为奇谈。
后来朱天锡袭了恩荫,官位大显,张福娘亦受封章。这是他守贞教子之报。有诗
为证:娶妾先妻亦偶然,岂知弃妾更心坚。归来万里由前定,善念阴中必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