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太阳。
圣保罗是栗晓峰的落日场,他从那里开始下落,其间,曾经有过辉煌的一闪。
而这耀眼的一闪,时常被圣保罗云翳遮住双眼的人们所忽略。
1994年11月17日,中国女排一行17人在主教练栗晓峰的率领下离开北京前往香港,参加18日开始在那里举行的“超霸杯”国际女排四强赛。
参赛的古巴、俄罗斯和中国都是世锦赛的原班人马,日本是派“日立”队出战的。
赴港前,曾有人提醒栗晓峰:李耀先兵败汉城后,到香港去打“超霸杯”,曾有人扬言要杀死他,为此,香港警方还特别给他加派了保安。这次兵败圣保罗的栗晓峰,也要格外加小心才好。
栗晓峰听罢一笑了之。
他只想打好“超霸杯”,使女排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树立起必胜的信念。他忘不了从圣保罗归来后,中国排协名誉主席宋任穷对自己的勉励。那天,宋老在秘书的搀扶下来到女排训练场地,一进门,就指着栗晓峰说:“小栗呀,我看了很多报纸,你把责任全揽过去了,这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嘛!”栗晓峰忙把宋老搀到座位上,宋老又语重心长的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你们要苦练基本功,今天我来看你们,就是要给你们鼓鼓劲!”栗晓峰听了心头一热,他紧紧握住宋老的手表示:“您放心,我们挺得住。在哪里跌倒的,我们一定在哪里再爬起来!”
香港观众对中国女排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酒店门口都是球迷,举着本子等待女排姑娘签字。以至于汽车常常开不动,要靠警察疏通人群才可出行。
此次赛事历时3天。
中国队3战3捷,夺得冠军,古巴队3战2胜,屈居第二,日本队3战1胜名列第三,而另一支由多国籍球员组成的八百伴明星队则连战连败,无一胜绩。
中国女排首战八百伴国际明星队,以3:0轻取对方,次日与日本队交锋,苦战三局才偃旗息鼓。
冠军争夺战打得异常激烈,在广岛和圣保罗铩羽而归的中国姑娘或许是肚子里的闷气太多需要发泄,或许是肩头已无沉重的包袱可以轻装上降,总之,士气很高,颇有斗志。古巴队虽挟世界冠军队之威,但连场征战、疲劳状况未得以恢复,因此一开局便被中国队压得抬不起头来,以6:15先失一局,接着以13:15又失一局。尔后,中国队发挥欠佳,军心有些不稳,以12:15、7:15痛失两城。决胜局里,中国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双方打成12平后,比分交错上升,先后出现4次平局。17平时,古巴队一记重扣,中国队赖亚文拦网成功,获得了极为关键的一分,古巴队接着又扣球出界,中国队以19:17险胜第5局。
屡战屡败的中国女排,在“超霸杯”上的表现却如一束强光,耀得人们睁不开眼。
对此,栗晓峰的解释是:背上的包袱轻了,心里的压力少了,反而发挥自如了。
世界锦标赛回来后,中国女排在栗晓峰的带领下进行了3天总结。不少运动员回忆说:世锦赛上,因为预赛打得不错,就认为自己还有,一定实力,不能保持清醒,遇到困难出现埋怨情绪,结果“兵败如山倒”,“超霸杯”上,大家想通过努力挽回影响,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埋怨少了,互相弥补不再停留在口头,而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竞技状况不错,水平发挥也正常。
壮心未泯栗晓峰向记者表示:这再一次证明,削弱我们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心理素质和内部团结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从圣保罗兵败到香港夺魁,不过是短短的七天,我们的技、战术不可能会有根本的改变!
“超霸杯”的胜利,一度驱散了笼罩在栗晓峰心头的乌云,他是多么渴望能在1995年的亚锦赛和1996年的奥运会上,有一次辉煌的展示啊!
20
然而,生活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去年年底,中国排球协会在位于北京郊区的老山驾校,主持召开了“国家男、女排工作汇报暨重振排球雄风研讨会”。
会前,排球处让栗晓峰准备一个发言稿。
栗晓峰和副教练李秋江商量:怎么讲?是顺着上面的意思讲,还是讲一些憋在心里的话?
李秋江是一个很细腻,很正派的教练员,21个月的所见所闻,他也很有一些感触,他对许多现象不理解,他也知道在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后面有原因,但他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为了能使这次研讨会真正成为女排重振雄风的一个契机,他表态说:“如果是小范围内讲,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也正是栗晓峰的想法。
栗晓峰觉得,如果对一些本来已经存在的矛盾还捂着、盖着、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那么,女排重振雄风无异于纸上谈兵。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一个发言稿。既承担了自己作为主教练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揭开了一些矛盾。
排球处处长周晓兰和训练局副局长张志涛听取了他的想法。
周晓兰不同意这样讲,她觉得,这个会主要是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最好不要过多地介入个人矛盾。
她说:“盖房子,基础要打好。房子盖好了,讲窗户不透气,梁歪了,这不好,还是多讲讲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
于是,栗晓峰又改了一稿:
在训练局的办公室,几位局长都参加了,听了栗晓峰的想法,训练局局长李富荣和副局长张志涛表示:问题散了一些,重也不够突出,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一是失败的教训,总结那么几条;再有就是今后的设想。训练怎么抓,队伍怎么带。
张志涛对栗晓峰的工作向来很支持。1993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张志涛出任团长,和栗晓峰配合得很默契,尔后,栗晓峰曾向领导建议由张志涛主管排球,只是未能如愿。李富荣作为体育界的有功之臣,也一直为栗晓峰所尊重,既然他们有这个意思,栗晓峰回来又把发言稿整理了一遍。
研讨会会场是个长方形的会议室,正前方有几张桌子,是临时码成的主席台。袁伟民、张志涛、杨伯镛等排协领导在那里就座。其他人都坐在下面。
由于这个会议拒绝体委以外的记者采访,平添了几缕神秘的气氛。
栗晓峰第一个发言。
他说:今年女排共参加了97场比赛,历时125天,平均每三天有一场比赛。教练不善于在比赛间隙搞好训练,战术思想摇摆性大,阵容也多次变动。教学矛盾不能及时沟通,上下缺乏配合,班子也不协调,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都缺乏团结的基础。在队伍的管理上,基础没有打好,只有要求,缺少关心,平时不能和队员打成一片,缺乏感情投资,有些要求也超出了队员的接受能力,造成逆反心理,领导层意见不一致又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赛前不得不逃避矛盾,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了亚运会和世锦赛的接连失利。
最后栗晓峰承担了全部责任:以上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教练水平不足,尤其缺乏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
他清楚:有些责任无疑要由他来承担,有些责任则不在他。他可以高姿态,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但如果这样讲了,以后又没有机会申辩了,岂不冤枉?所以在发言稿上他做了一些注明,为了分清责任,明确是非。在发言时他却终于没有敢讲。他怕一旦这样讲了,得罪了方方面面的关系。中国女排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第8名的战绩是发挥失常所致,绝不代表女排的真实水平,他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