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开始研究,最后,想出了水淹晋阳的计谋。智伯不愧是名门贵族,吃肉长大,没有智商,也不敢傲物啊。他看见晋阳的西边有悬壅山,晋水从那里边流出,绕过城南,注入东边的汾河,这固然被当初的修城者视为天然防御,但事物不都是可以两面看嘛。
三年之后,时值雨季,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智伯和青蛙一起乐了。智伯这人智商比较高——没有智商,也不敢傲物啊,他命令士兵挖筑人工河床,修筑堤坝,决晋水入坝,以灌晋阳。
中国古代北方的第一个人工水库出现了:晋阳四周高,中间低(所谓太原盆地),大水汪洋一片,积得象一个大湖,中间是孤岛一样的晋阳城,茫茫如一片小舟。水位最高的时候,升到了离城头只有三块版的位置,眼看就灌进去了(版筑的版子,一般一尺宽,三块版,两米见高)。
这下好了。智伯约来韩康子、魏桓子,坐上小船,一起看水景。踌躇满志的智伯对着滔滔白浪,忘情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亡人之国呀。”
韩、魏两家顺口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山西临汾县西南),旁边也各自有一条河。智伯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既能水淹晋阳,也能水淹我们啊。(任何城市都必傍河,没听说在沙漠里筑城的,沙漠里的城也是在绿洲上)。
智伯的家臣看见韩、魏两家面有忧色,认定他们要造反,赶紧提醒智伯:“如今赵氏象瓮中的乌龟,插翅难逃。韩、魏两家两家看了,不但面无喜色,反倒忧心忡忡。可见跟您同床异梦。”
智伯赶紧拿这话去问韩、魏两家,韩、魏信誓旦旦:“没有哇,我很高兴啊,我发誓,我真得很高兴哇。”
智伯心想:“晋阳城旦夕可下,城一下,灭了赵氏,就可以三分赵地,他们俩各得三分之一。这是眼前立刻就可以拿的利益,他们俩不至于这么傻,要现在倒戈伐我的。”
这时候,晋阳城内一片泽国,城中水深两长四尺,人家的灶膛里游出了青蛙和乌龟。老百姓只好爬上房去“巢居”,在房支起棚子。灶台也被搬上了房,悬釜而炊——把炉灶架在房,悬起来,烧火作饭,非常苦恼。不过这种苦恼并没持续太久,因为已经不需要作饭了,因为米没有了。于是,老办法又出来了——晋阳城中“人马相食,易子而食”,当兵的吃马,当老百姓吃儿子,炖着吃(“易子而食”真是我们的国粹啊)。不好意思吃自己的儿子,就交换对方家里的吃。
危急之中,赵无恤找来张孟谈:“军人都饿得骨瘦如豺了,水势再涨起来,全城就保不住了。我看,不行咱就投降吧。”
张孟谈看着主子脸上,那块青疤(智伯砸的)与屋子四壁的青苔相映成趣。说:“您瞧我的。”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张孟谈自告奋勇,深夜缒城而下,抱着块门板,在水里划着,先后潜入韩、魏两家军营游说。
“我听说,唇亡齿寒,如今智伯灭了我们赵氏,接下来,就轮你们俩了。”张孟谈灵牙利齿,一番鼓动,竟在一夜之间迅速完成了阵前倒戈与利益重组。
三个人约时动手,一起打智伯。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正在营里睡觉,梦见外边下雨,从卧榻上爬起来一看,不是下雨,是哗哗地发大水——衣裳被子全湿了,鞋子帽子也飘起来了。赶紧趟水出去,定睛一看,兵营里水更深,正在猛涨。“堤坝决口了,快去抢修啊!”可他哪里知道,韩、魏两家已经反水,杀死守堤军士,掘开堤坝,使晋水倒灌智氏军营,奔涌如同海潮,哪里堵得住。
智伯惊慌不定,带着亲军,拔腿往高处跑,摸黑乱撞,正好撞在枪口上。四方响起战鼓,韩、魏两家造反军手舞干戈,占据了一切干燥的地方以及通往干燥地方的要道,然后从两翼鼓噪夹击,猛攻智军,把它往水里推。
而赵军(虽然瘦得象猴)也跳城出来,驾着木筏,在水面冲杀。智家兵士,腹背受敌,纷纷跌落水中,哭天叫地,狼狈一团,被杀了一夜,终于全军覆没——淹死的居多,扎死砍死的也有,死尸飘着,象满锅的馄饨,不计其数。
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晋阳城又一次救赵氏于倒悬之灾。
1400年后,晋阳城再次被淹,这次的灌水者是赵匡胤。赵匡胤先生御驾亲征到了晋阳。晋阳守军有一位北汉国的名将,那就是“金刀令公杨继业”! 杨继业出城撕杀,在宋军核计下狼狈逃窜,攀援绳索,逃上城去。于是,北汉军不再想出来了,据住晋阳,顽强坚守,在宋军持续几个月的猛烈攻击下岿然不动,双方伤亡惨重。
迫于无奈,赵匡胤想起春秋时代的智伯来了,也决开晋水,还把汾河也决了,修筑长堤蓄水,水灌晋阳。
在大水的漫灌与浸泡之下,晋阳南城的一段城墙崩塌,汾河水冲入了晋阳城,宋军乘着小船发起了猛攻,甚至放火烧毁了南城门,就在豁口越来越大的时候,北汉军队用柴草堵死了缺口,修补好崩塌的城墙。
大水带来瘟疫,宋军自己先不行了,拼命拉肚子,只好撤走。经历四个月的苦战,晋阳又一次经受了人祸与洪荒的考验。
但是,等积水放干以后,晋阳城墙接连多处崩塌。契丹使者从旁边看见了,于是领悟出了引水攻城的奥妙:“宋军只懂得引水浸城,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果先浸城,再抽去水,干涸以后,城墙反倒旋及崩塌。”哈哈,智伯早知道这个要领就好了。
智伯被人象落汤鸡一样捉住以后,遭到了枭首的处理。随后这个脑袋交到了官方管理的手工艺场,接受下一个工序的处理。
智伯没有立刻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他以一只脑袋壳的形式,继续存留在人间,被他的仇人抱着。准确地说,他的脑壳被做成了一只酒壶,每天赵无恤抱着这个酒壶啃,以报复当年被酒杯砸的宿恨。
当然,更一种说法,是把智伯脑壳做成了尿壶。每天半夜,赵无恤内急,就不用上厕所了,从床头寻来智伯的脑壳,接在下面尿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非常解恨。
这个尿壶还是个工艺品,是漆器。在当时的贵族家庭,漆器逐渐比青铜器还实用和流行,因为它轻便灵巧、隔热耐腐。食品盒子、首饰盒子、酒杯、羽觞、漆盒、漆盘、漆笾,都是家常必用的。漆器必须以木片、竹片为胎(当然,这个脑壳做的,独一无二),外面用天然漆绘制成色彩生动的禽、兽、神仙、云纹、凤纹,甚至是后羿射日、人蛇相缠的故事。好的漆器光泽明亮,千年如新,并且镶金嵌玉,价值不菲,足以与玉器媲美比值。在“瓷器时代”到来以前,中国目前也可是说是“漆器时代——现在你去日本饭馆还可以看见漆器的碗杯。”。
智伯脑壳成了工艺品,不管是尿壶酒壶,那上面的两个窟窿是怎么处理的,令人好奇。总之,智伯身死名裂,祸延三族,着实可叹。本支的、旁支的智氏亲族,全都跟着倒了霉。杀头的杀头,勒死的勒死,土地全被瓜分。(只有智果,预见了智伯的惨败,及早改为它姓,幸免于难)。
1500年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说:智瑶的灭亡,在于他才有余而德不足。司马光认为,官员的绩效考核,应该考核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两维坐标,而且态度要给更大的权重。才有余而德不足是“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是“君子”,才德兼备是“圣人”。才德兼无,那就罪该万死了。
智伯败死,国亡地分,为天下笑。但是,智伯引水冲灌晋阳的水渠却保留下来了,用做灌溉,到现在还有,称作“智伯渠”,泽被晋阳附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