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展玻璃,也许是木制房子比西方石头房子的窗扇大,足以采光,不需要特别透明但是大了就易碎的玻璃吧)。
灭掉巴蜀以后,有一个人也一直没闲着,他结驷连骑,满载宝货,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驰道上,赶奔楚国。这个人就是已然入秦为相十五年的相邦张仪。
张仪一动,全世界都害怕。
从陕西中部的咸阳一路南行,经过东南与中原相连的商於之地,出武关,入河南西部,掠河南西缘,下湖北,遵汉水,南行直抵湖北南境江陵的郢都,全程直线1600华里。
雨水浇在车子的侧窗上,闪晶晶的站牌,围观儿童的瞳眸,当青春都已经隐隐退去,雨水浸进北国河山的心腹,浸进张仪心中最潮湿的部分。唉,我也有心怀惆怅的时候,也有不想出差的时候啊。
这种撒手人寰的冲动,在一出陕西东南大门的时候,就霍然雾结。也许是司马错攻灭巴蜀,使陕西关中和巴蜀连成一片,导致了诸侯对秦的警惕。此时,楚人正集结在陕西关中的东南大门——武关之外。楚怀王派出三名大夫,分成九个军团,对武关以内的商於地区形成战略包围,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武关南临深涧,北接山原,是屏障陕西的东南大门。刘邦后来就是从这里攻入关中,兵指咸阳,取得灭秦胜利的。
这时候,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列国的格局。屈指计算,当时的天下是三极鼎立。西边不用说,是秦最盛。东边是齐国最强。南方则是楚国最强。可以说,这三个国家目前国力势均力敌,都有并吞六合的潜在可能。
在这种三国均势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打破均势呢?秦国的办法是通过张仪的连横策略,拉拢韩魏,分别建立了“秦韩同盟”和“秦魏同盟”,目的是以韩魏来加强自己,从而打破三足鼎立的均势。
这样,秦的阵营里,就有了秦、韩、魏三国,总的势力于是压倒了单独的齐或者单独的楚,使得秦国的外围环境更加安全,同时还具备了攻击齐国、楚国的一定优势。
但是,齐秦楚是三极对峙的强国,任何一国突然强大起来了,都是对其它两个的威胁。秦与韩、魏的连横,威胁了齐或楚的安全。齐楚虽然历史上关系不算好,但这时候也必须互相寻求合作了。于是,齐楚谋求联手,当时史料记载,齐、楚“方欢”、“交善”——两国联手抵制日益强悍的“秦、韩、魏”阵营。前不久,楚人更对陕西“东大门”函谷关跃跃欲试,攻下了函谷关外的犄角要塞——陕县曲沃邑,接下去有叩关直入的危险,入函谷关西行一百五十公里即到咸阳。最要命的是,楚人此次夺取曲沃邑,是与齐人联手实现的。齐、楚布置在中原的军队,像伸出的两个矛头,向函谷关、武关逼去。
“秦+韩+魏”这个联盟体,有没有对抗“齐+楚”的实力呢?回答是,可能没有。前面司马错的论述也证实了这一。于是,秦人决定打破齐楚联合,然后才能将之各个击破。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张仪使楚”。
Ring a ling叮咚,请你把门给我打开!Ring a ling叮咚!我要和你谈恋爱。张仪抵达此行的终,要和楚怀王谈恋爱了。楚怀王听说秦国相邦来访,十分敬畏,空出上等宾馆安排入驻。张仪想起十五年前,自己挨了上柱国昭阳先生的打,满身松鼠鲑鱼那样离开楚国,是何等的凄凉啊。后来张仪春风得意,入秦为相,曾经送给昭阳先生一封警告信说:“从前我本是清白的,你却诬赖我偷了你的破玉璧。你好好守住你的国家吧,不久我就偷你的城啦。”
如今上柱国昭阳好像已经死了,张仪也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了,有比报复挨打更重要的事啦。(昭阳的封邑在江苏兴化,不过如今的兴化人都不怎么知道他了,兴化最有名的是画竹子的另类老汉儿“郑板桥”。)
张仪见楚怀王,于是抛出诱饵说:“敝国的大王,最喜欢的,第一就是大王您了。下臣我所最大的理想,就是给您当臣子了。”
楚怀王四十左右岁年纪,略比张仪年轻(张仪此时应该有五十来岁),他对相邦张仪,初是十分敬畏,一听此言,不禁仰天哈哈大笑。
“敝国的大王,最讨厌的,第一就是东边的齐王了(齐宣王)。下臣我最憎恶的,也是齐王。可是,您却天天想与齐国结好,给齐王捧脚,是以敝国大王无法愿意事奉您,我也不能当您的门栏厮役啦!”
楚怀王错愕地一揪胡子,心说:“不能事奉我也不要紧,寡人可以去登门找你们啊。哈哈。”
“我知道,大王正在屯兵西部中原,三大夫围攻商於之地,志向远大啊!”张仪说。
楚怀王露出得意的神色,老头轻摇,说:“这不能怪我,武关所处的商於之地,本来是我们在一百年前打下来的,现在被秦人鸠占兮,寡人不能甘心。”
“呵呵,我有一个办法可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商於六百里土地。”
“是吗,什么办法兮,请寡人鄙陋,请先生明示。”
“大王若能封锁东方边境,和齐王绝交,我张仪愿献上秦国商於之地六百里(合现在五百华里,从陕西东南地商州,到河南西部的淅川,是入秦的东南大门,天险武关处于其中部,张仪说的商於六百里,应该是武关以西的部分,为秦所有,武关以东的部分,现本为楚国所占有)。”
张仪要想拆散“楚+齐”联盟,办法就是用商於这个肉包子诱惑他。
楚怀王闻听,满心高兴,赶紧酒肉招待张仪,生怕伺候不周,张仪回去,不够尽心办这个事了。酒宴过后,楚怀王召集自己的人宣称:“商於之地,早就是我们楚国兮不可分割的领土,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兮,共同讨论如何回收领土的问题,机会难得啊,张仪同志已经承诺了,回去给我办这件事。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众臣赶紧举手:“恭贺大王,贺喜大王,收复国土,先王所百战经营所不能实现,大王一朝获申,恭贺大王!”
“好,前面许多同志表了很好的态度和看法,部分同志还未积极响应那兮。”
陈轸说:“我也来讲几句吧,我和张仪先生从前在秦国有过共事,我从前在秦国当外交部长,知道张仪此人不可轻信(我就是被张仪排挤出来的)。张仪之所以劳动大驾亲自跑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与齐人联手,威胁到了他们秦国的本土。如果我们失去了齐国,对秦人构不成致命威胁,秦人何必还看重我们呢?所以,他们必然赖掉所割土地。大王您被张仪所骗,一定愤恨,势必驱赶大军,攻打商於,从而构怨于秦认。秦人构怨,齐人绝交,两国之兵必然连翩而至,我们伟大祖国就没法招架啦!”
“请闭上你的乌鸦嘴。寡人的计划甚善,不烦一人,不废一兵,取得商於六百里,你等着看我的谈判成果吧!”
陈轸的分析非常透彻,可惜螳臂当车,楚怀王蒙被利益蒙住了心窍。他也是一心急于为祖国作些大好事,以无愧于先祖,取悦于人民,得志于朝廷,在臣子面前也有光,在楚国各大家族中间,也增加王族的说服力和政治资本。终于抓住张仪这根稻草,想走致富捷径,唉。当时春秋战国时代,一国许诺割送某块土地,或者两国交换某些土地,没有不如期兑现的。大国之间的诚信,虽然在战争年代,也都是尽力维护的。像张仪这样睁着眼骗人的事,还几乎没有过。所以,楚怀王无论如何,是无法怀疑张仪的。
楚怀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与齐国断绝邦交。然后让人跟着得到楚怀王厚赠的张仪回去接收土地。
张仪抱犀牛角、象牙、美玉回到秦国,剩下的就是如何摆脱楚使者纠缠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