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着大声急道:
「儿啊,听为娘一句话,算是好叫我死之后得以瞑目。你速速将腹中胎儿打
掉,孟守礼他……他是你……是你同父异母的兄长」。此言一出小菊登时瞪大了
双眼,双唇亦自张开,似有甚么将要问出,然口中话语却无法出於唇齿,缓缓转
头望向一边的孟安。
孟安此时亦悲不自胜,泣泣哽咽道:「是……当年老爷便是那偷香窃玉之人,
此后老夫人知悉此事,这才要将当时还是婴孩的你急急送走。后来老爷思念你这
亲身骨肉,曾多次遣我暗中打探,我这才知个中情由」。
小菊突闻噩耗心乱如麻,尚未来得及细细思量,突听得怀中母亲言道:「我
儿,千般不是都是……都是为娘的错,今后你……你当好好生活,听取安叔教诲,
再不可如往昔般任性……」。「是……是是!娘……娘你不要死,娘」。小菊见常
婆双目欲合,急急唤道。
此时小菊已泣不成声,常婆轻抚其面颊,柔声慰道:「儿啊,今后为娘便不
能陪在你的身边,你自己当实心用事,不可再去想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娘亲救
得了你一时救不了你一世啊,万万记得要脚踏实地作……作人」。言罢双目闭合
两手软落,已身归那世。
「常嫲嫲!常嫲嫲」。孟安急声呼唤,然已死之人怎的应声?
「哎,这老婆婆就这么死了」。门外一旁观之人歎道。
另一人也不禁唏嘘:「是啊,好一个慷慨悲壮的老妪,为了袒护不孝女儿竟
然两度寻死,真不知此等做法到底值不值得」。旁边一人摇头道:「有甚值不值
得,自古无不是的儿女,便叫她大逆不道抑或人神共愤,其父母又怎能看着她受
苦?」。突地,堂上一人大声惨嚎:「啊——娘——啊——哇——啊啊!」却非小菊为谁。
此一惨呼惊得四下里陡然间鸦雀无声,偌大公堂,上下百十号人尽皆默然,
唯小菊一人声嘶力竭般叫喊。
许久,小菊声音间歇,清脆嗓音逐渐沙哑。
骆文斌身为知县,自不可坐视,和声吩咐道:「左右,於我将常婆屍身抬下,
好生处置」。
「是」。言罢自有两名差役走上前去,俯身要来敛取常婆遗骸。
谁知小菊似疯了般重重将一人推倒,张口又来咬另一人手臂,那人见状忙闪
去一旁。
「谁人敢动我娘身子,我今日便和他以死相抵」。小菊撕心裂肺般狂叫。
一直以来,此女皆活在争名逐利的是非之地。幼时虽不知自己并非赵员外亲
生,然庶出之名自小便似乌云般笼罩,让她压抑难当。故此在现实中领悟到,人
若想生存必须不择手段的道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信条充斥着小菊幼小心房,令她很快便学会了甚多猥
琐计量,本想借此在赵府扬眉吐气挺直作人,然未等她尽数施展赵员外便已落魄,
自己也被纳入孟府为婢。
曾好赖是个小姐的她如何与一众丫鬟为伍,心有不甘之下不惜牺牲色相攀附
孟守礼,欲借此成就少奶奶地位尊崇。然世事多乖,一念之差竟使她错手杀害了
自己的男人,毁掉了登天之梯。此女更是恨天地不公造化弄人,仿若全天下的人
都是她的敌对一般。
公堂之上几经周折步步惊心,几次三番面临国法制裁,突地冒出个常嫲嫲舍
身回护,小菊初时只觉幸幸,并未存了多少感激。只因其压根不信世上会有人甘
冒奇险救助他人,在她眼中常婆不过是一时意气用事所致,世上哪来真情?
只当常婆那舍命一撞,小菊整个人便似给这斑驳老妪掏空了一般,自心底冒
出个强烈疑问:「怎的你这般傻,我便是你女儿也不需如此啊」。
待到得悉孟守礼竟是自己同父异母兄长之时,小菊更是惨然。未料想自己终
日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为一己私荣甚至不惜清白身躯大好年华屈身贴靠,到头来
换得了甚么?换得的是悖伦忘祖,换得的是世人唾骂,换得的是老母惨死,更换
得良心无尽的谴责。
常嫲嫲临终之时尚念念不忘予她苦口相劝依依难舍,这是什么,难道这就是
人间的无疆大爱吗,这就是为人母的节操吗?相去之下,一己祸福荣辱算得了甚
么,荣华富贵名誉地位算得了甚么,生死存亡又算得了甚么?
红尘看破,世事便了无牵挂,只有面前这具慈和老妪的屍身才是自己至关重
要的所在。
众人见小菊如此这般都觉悲悯,两名差人手足无措更举头望向骆知县,等他
示下。
骆文斌也自摇头歎息,许久才问道:「小菊,汝亲母已亡,本县感其回护生
女之情,欲待好生安葬,且叫她入土为安如何?」。小菊惨笑一声应道:「大老爷
莫要巧言引诱……」。此语一出骆文斌倒也为之气结。现如今常婆已死,毒杀孟守
礼一案就此死无对证,明明知道小菊便是凶手却无任何证人证言,无从判罚,正
是案件陷入僵局之时。本待趁小菊伤心欲绝之际,出言诱供,盼她神智不明时说
漏,露出点滴破绽。怎奈此女居然如此聪灵,竟被她看出意图,还一语道破,不
免令知县好生没有颜面。
哪知小菊此时目光呆滞神情木然,接着却续道:「我母为我而死,奴婢深自
悔恨。我累了……纷纷争争与我已不足道了,如今便将此事缘由说将出来,一则
求一己心安,再则可正我母清白名声」。言罢淡淡诉出一段过往。
欲知后事,且待下回。
第五回 红尘战场。
上回说到常婆为救女儿小菊,舍命撞死在龙书案角。小菊感其母爱真挚,念
及自身所作所为追悔不迭。为忏悔前尘,甘愿诉出过往,只求一己心安与先妣正
身后清白。
公堂之上,仿若只小菊自身一人,她似自顾自回忆般叙说。
一年前小菊进府,眼见一众婢女粗鄙不堪甚是厌恶,然落魄之人暂求栖身,
更无半点余地,也只好强忍鄙夷混在其间。然小菊自视甚高,当真与众人格格不
入。
方媛嫁入孟府那晚,小菊早知孟守义已死,对孟老太作法却无甚意见。一则
本对身为民女嫁入豪门的方媛心存嫉妒,遇此事更抱着幸灾乐祸之态度。再则在
她看来做事须有利可图,不可作蚀本买卖,乃是天公地道的事情。
然小菊却很替老夫人担心,似觉此等做法不被新人知悉实属难上加难。故此
与孟守礼抬了孟守义屍身到屋外由常婆接出送入洞房后,并未即走,躲在左近窥
看动静。
时值三更,见一男子趁守夜的常婆如厕离去之际潜入洞房,小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