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节被一言点醒,苦笑“学生这也是担心事态严重,我怕会有御史弹劾老师。”
赵肃不答反问“你对闻道台一事,有何想法,不要瞒我,老实说来。”
曾朝节一愣,发现自己在对方的注视下,压根就藏不住心思,于是老老实实道“学生以为,这闻道台,其实不过是一群士子在上面各说各的,不仅于国没有任何益处,还容易惹出事来,给老师添麻烦。”
曾朝节是个悟
极好的
,他善于接受别
的意见,何况说这些话的
是自己的老师。
将这一番话在心
翻来覆去咀嚼了几遍,却是有些悟了,也有几分明白赵肃的用意,不由长揖到底,真心诚意道“多谢老师提点。”
他知道赵肃这是借着闻道台的事
,教他如何为官行事,赵肃这番话,有些兼容并包的思想在里
,而这种胸怀,正是做大事者所需要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果你只想当个小吏,当然无所谓,可若是想成大事,就得站得高,看得远,听取不同的意见,容纳百家之言,这就是气度。
“今天的事
,你先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回去好好休息,明儿你还得去翰林院的。”
曾朝节应了一声,起身告辞。
赵肃送到门
,又目送着他离去,这才转身折返回屋,吴维良正好从屏风那
出来,刚才师生对话,他不好露面,却也得赵肃默许,在旁边听了个遍。
“启善,坐。”
吴维良正想说话,忽见外
有
来报,说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派了
来。
赵肃忙请
进来,对方匆匆
内,行了一礼,带来一个消息被羁留在国子监的两名士子,其中一
自尽未遂,幸好被及时发现,拦了下来,现在连皇帝也被惊动了,派了太医过去,又让锦衣卫接手此事。
赵肃谢过来
,赵吉知机地送上谢银,把对方送走。
“大
可要前去看看”吴维良问。
“不急,
况不明,此时若急吼吼前去,反倒落了痕迹,先把事
弄清楚再说。”
他很镇定,吴维良称许点
,又道“此事大有蹊跷。两个
一言不合争论起来,打架倒也罢了,当众闹事,软禁在国子监等候发落,而不是投
大牢,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好端端的又闹什么自杀,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想到三个可能
。”
赵肃“启善不妨直说。”
吴维良“刚闹了事,就自尽,是想减轻罪责,逃避责任,此其一。此
或许想出个风
,引起哪位大
的注意,以此为进身之阶,此其二。又或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别有意图的,此其三。”
赵肃不置可否“你觉得哪个可能
最大”
“第一、二个,这
本身理亏,又丢了面子,可能
不大,但是如果他另有所图,就不同了。恕我直言,大
善于经营
脉,在朝野声望不错,但终归立场不同的地方,就会有分歧,所以暗地里想给你下绊子的
,也不在少数,假使此时有御史参王锡爵一个督导不力,致使士子打架自杀,就可以收隔山打牛之效,间接拖你下水。”
赵肃笑道“启善这运筹帷幄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吴维良叹气“都什么时候了,大
还有空开玩笑,不如赶紧来分析一下,谁最有可能是这件事
的背后主使吧。”
“那末你觉得是谁”
吴维良沉吟“可能
最大的,莫过于张居正,他向来和大
不大对盘,很有可能借此下套。”
赵肃道“你的假设没有错,但不像张居正的手法。”
吴维良一愣“为何”
“老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要打得你永不能翻身的,当年我的老师高拱,便是这么败在他手下的,眼下这出,总体来说,对我影响不大,以他的行事,不会做这种隔靴搔痒,小打小闹的事
。”
“那会是谁”
124
124、第 124 章
那会是谁
赵肃既然觉得不是张居正,纵然吴维良分析能力再强,也没法凭空就找到幕后那个
。
见吴维良绞尽脑汁,眉毛纠结的模样,赵肃反倒冷静得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着吧,一计不成,那
定还会再生波折的,让他自己冒出来就是。”
那个士子自杀不成,一
咬定这事只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