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山中有这样一座不知名的道观呢。
冲静,我仔细回想,终究也是想不起来。然而,我深切的知道,我一定是听过这个名字的 。
正用心细想间,她问我,“你是前头甘露寺中的姑子么?”我点点头。她又问:“是新来的么?怎么那么晚还在外头?”
我低声道:“是。只是因为拾的柴火还不够数目,所以滞留在外面。马上就要回去了。”
她微微一笑,眼中有着悲悯的色,“难为你了,这样辛苦。”
我歉然一笑,并不愿意别人来怜悯我。我见只有她一人,于是问:“您是一个人住么?”
她环顾偌大的道观,含笑道:“我和一名侍女一同住。”
正说着话,却听木门再度响了一声,一个轻快的声音道:“哎呀,有生人在呀?”
我回首欠身,却是一个侍女模样的人,想是冲静口中所说的与她同住的侍女了,于是道:“打搅了。”
她年纪与道姑相仿,放下手中的东西,朝我爽朗笑道:“太妃都不觉得打搅,我又怎么会觉得打搅呢?”
脑中如电光火石一般闪亮而过。冲静,玄凌当初敕封舒贵太妃的就是“冲静元师、金庭教主”啊。眼前的这个道姑,竟是玄清的生母,当年名动京华、至今仍深深流传在无数宫人口中的先帝的舒贵妃,如今的舒贵太妃。
谁也不曾想到,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让六宫粉黛俱无颜色的舒贵妃,竟寄居在这冷清道观之中。
我一时吃惊,怔怔说不出话来,片刻才说的出话来:“舒贵太妃?”
她疑惑地看着我,“你知道我的名号?”
在众人的传说中,在我的想像里,备受先帝宠爱,专三千雨露在一身的舒贵妃,必定是无比美艳,光华灿烂到极致的女子,却不想是这样的温柔婉约,人淡如菊。
她打量我片刻,道:“你是宫里出来的么?”
我微微赧然,旋即道:“太妃说的不错。”
此时天色已经全然昏暗了下来,星斗幽幽光芒隐隐,舒贵太妃的道袍被山风悠悠卷起,宛如梨花绽雪,身姿翩翩若瑶台月下临风而立的仙子。我几乎被惊住,她并不十分美艳,然而她的动人之处竟是谁也不能企及分毫。我从小自负容貌并不逊于常人,然而在她面前,竟也隐隐觉得自愧弗如。
这样婉约灵动的气质,如玉树琼苞堆雪,又被春风春水浸洇透了,难怪先帝要喜爱她到这种地步,几乎在眼中看不到旁的女子的身影了。更难怪岐山王的母亲曾在私下数落她“狐媚惑主”。原来并不是狐媚,而是一种连女人也要被吸引倾倒的温润柔和。
她望着我笑道:“清儿曾经对我说,宫中有一位莞贵嫔居住在甘露寺中奉旨修行,说的便是你吧。”她瞧着我披散的长发,“你俗家姓什么?”
我羞愧片刻,淡淡道:“贵嫔是旧时的称呼了,请太妃称我法号‘莫愁’吧。”
我答道:“原本姓甄。”
她微微笑道:“如此,我便称你甄娘子吧。”说着让我坐下,指着方才那名侍女笑道,“那是我的贴身侍女,名叫积云。”于是要让积云来见礼。
积云的性子十分开朗爽直,朝我嘻嘻笑道:“方才听太妃说娘子是甘露寺里的姑子,我吓了一跳,还在想姑子哪有长得这样美的呢,必定是太妃扯谎哄我了。”
我听她说的不拘,不由去看太妃。果然舒贵太妃笑道:“她自幼和我一起长大,说话就是这个样子了,娘子别见怪。”
我笑道:“自然不会。我真喜欢这样说话的,不拐弯抹角的叫人听着累心。”
积云与我凑得近,我抬眸间微微一惊,她的眼睛和舒贵太妃一样,竟都是琥珀一样温润的颜色,不觉吃惊道:“你们的眼睛……”
舒贵太妃笑吟吟道:“积云和我一样,都是摆夷人呀,所以我们的眼睛不同于你们汉人的。”
摆夷原是远在南诏之南的小族,本自成一族,年年向南诏称臣纳贡。隆庆三年先帝的抚远大将军平定南诏,顺便也踏平了依附南诏的摆夷、苍南几族,尽都归降大周,从此称臣纳贡,成为大周的附属。
史书上说舒贵妃是知事平章阮延年的女儿,也算出身书香世家,怎么是摆夷人呢?难不成舒贵妃的母亲是摆夷女子么?
积云见我思索,呵呵笑道:“甄娘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一定在想我们太妃为什么是摆夷人,是不是?”
我被她猜中心思,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好隐瞒,索性道:“周史上并不是这样写的,好似说太妃是知事平章阮大人的千金……”
舒贵太妃坦然道:“从前在宫里自然是要讳莫如深,如今说了也不妨。阮大人是我的养父,当年先帝要让我进宫方便,才叫我寄养在阮大人的名下。母皆是土生土长的摆夷人。”她微微往,“摆夷山水,才是我的故乡啊。”
我听她说的坦诚真挚,半点遮掩也无,心下不觉感动,自然而然与她生了亲近之情。
舒贵太妃笑道:“跟你说了这样多,娘子或许不爱听吧。”她的目光中颇有慈爱之情,“只是见了娘子自然觉得亲切,娘子莫要见怪才好。”
我忙道:“怎么会呢,有太妃关爱,是我的荣幸才是。” /er/b1o59oc2168183spx
/er/bs1o59ospx。
正文 第238节:佳人 (2)
本
小说首发于/
舒贵太妃笑盈盈道:“从前听清儿有一两回提到娘子,总是十分赞赏不已。我当时也不过听着罢了,如今看到,竟像我们摆夷阿诺雪山上的仙女一般好看的人物。”
积云也笑,“是呢,咱们从前族里的老人总说,阿诺雪山上的女是最好看的。”
我忙道:“若太妃这样夸我,我可无地自容了。太妃的风姿,甄嬛早是仰慕已久了。”
太妃微微侧首,含笑道:“甄嬛?是你的名字么?”
我点头而笑:“是从前的闺名。”
太妃颔首笑向积云道:“我总说汉家女儿的名字最好听了。”
积云为我和舒贵太妃各递了一杯茶,笑道:“从前在摆夷,太妃的名字就叫移光,我便叫阿云,积云这个名字,还是后来改的。”
我思索着道:“恕我冒昧了,过去仿佛听说太妃的芳名是……”我极力想着,一时情急竟怎么也记不得了。
舒贵太妃道:“是嫣然,阮嫣然。”她笑着,“我本叫移光,嫣然是到了周朝才改的名字,也是先帝亲自为我取的名字。”
我见她心思直白坦率,更是愿意与她相交说话,一时兴致上来,道:“我与太妃的机缘果然是比旁人更深,今日偶然相见不说,我有一架‘长相思’琴,也正是太妃从前用过的爱物呢。”
舒贵太妃眼倏然明亮,惊喜道:“果真?”
我点头道:“我出宫之际只带了一把‘长相思’,如今就放在甘露寺中。”
舒贵太妃大是感慨,“当日出宫之时,我把‘长相思’与‘长相守’一同留在了宫中,只为先帝早逝,我留着这两样东西也是无用了。不曾想竟到了娘子手中,想必娘子是雅善音律之人了。”她期许地望着我道,“与此物一别十余年,若娘子首肯,能否带了让我再瞧一瞧。”
我歉然道:“本该拿给太妃一观的,只是数月前我弹奏时一个不慎,弄断了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