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会一个小女孩拿了一盏煤油灯来开门。
“有客人在房里,”小女孩看见志元就用本地话说了,她的眼皮又疲倦地垂下来。
“一定是佩珠,”仁民高兴地说,便急急往里走。志元在旁边好心地微笑了。
仁民先走进房间。佩珠正坐在书桌前面的藤椅上,埋着头在看书,用手翻着书页,她听
见脚步声,抬起头惊喜地说:“你们回来了。”就阖了书站起来。
“佩珠。这夜深你何必赶到这里来?”仁民感激地说,他含笑地望着她的脸。那张脸映
着灯光显得更亮了,柔和的眼光仿佛在抚摩他的脸似的。
“我来告诉你——”佩珠走过来,到了他面前,关心地看着他,开始低声说。
“我已经知道了,那不要紧。”仁民抢着说,把她的话切断了。“我们刚从克那里来。”
“我也是这样想。但是你也得当心,”她平静地说,并不把眼睛从他的脸上掉开。她看
他,好像这张脸是她所不认识的,其实她已经见过它不知多少次了。依旧是那么圆圆的,却
比从前黑了一点,脸上也多了一些皱纹,只有眼睛不会老,那一对眼珠非常清明,似乎就要
看穿一个人的心。眼光是柔和的,但又是坚定的。她知道他很能够保护自己,她知道他不再
像从前那样的粗暴了。生活折磨着他,反而把他锻炼成一个结实的人。她放心了。“其实我
们在这里谁都是有危险的,不过我们住久了的人,多知道一点避免危险的方法。”
“佩珠,你看仁民现在改变多了,”志元似乎知道她的心理,接下去对她说,他带着满
意的微笑看他们两个人。
“你们不是也都改变了吗?今天的社会就是一个大洪炉。”
仁民笑着说。他看佩珠,佩珠不再是从前那个不大讲话的姑娘了。自然她现在还年轻,
比他年轻得多,她的脸上到处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但是她的和谐的面部组织之中却有一种
吸引人的力量,是她从前所没有的。这力量把他抓住了。他不觉感动地说:“佩珠,我几乎
不认识你了。”
“你是在责备我吗?”佩珠含笑道。
“责备你?我不配。我应该说赞美你,”仁民连忙分辩道,从他的眼睛里的确射出来赞
美的眼光。“志元,你还记得我们在s地的情景吗?”他忽然掉头望着志元问道。
“近来渐渐地忘记了,”志元说着就走到床前,一屁股在床沿上坐下。“有时候想起那
些事情,就好像做了一个怪梦。
然而我醒转来了。”他摇摆着头,抖动着身子,样子很得意,他的方脸上现了红光。佩
珠在藤椅子上坐下了。
“你还记得那番话吗?你说过我们的生命还不及一根火柴。我们挣扎受苦,一直到死,
都没有照亮什么的机会。”仁民背着灯光靠书桌站着,人看不清楚他的脸,只听见他的严肃
的声音。
“谁记得那些鬼话?那个时候病把我的脑筋弄昏了。”志元张开大嘴,吐出来责备的声
音。他早已把过去的痛苦的生活埋葬了。他把坟墓封得紧紧的,不要人来替他挖开它。
仁民不去管他,依旧用严肃的声音说下去:“可是我记得很清楚。很怪,我来到这
里,看见佩珠,看见你们大家,我就想起了陈真。陈真为着理想牺牲了一切,他永远那样过
度地工作,让肺病摧毁了身体。他这个二十几岁的人却担心着中华民族太衰老,担心着中国
青年太脆弱。一直到他死,我没有看见他快乐过。想起来这真是一个悲剧。他不能活起来看
见这里的景象,”仁民说到这里略略停了一下,他的眼睛湿了,声音也有些涩了。屋子里是
阴暗的,书桌上的煤油灯光被他的阔背遮去了大半。他仿佛看见陈真的戴着宽边眼镜的瘦
脸,陈真就坐在床上志元的身边听他说话。他抬起手揉了揉眼睛。“他挖苦佩珠,叫她做
‘小资产阶级的女性’。现在佩珠还在这里,许许多多青年都在这里,可惜陈真永远消失
了。他连一线的希望也没有看见。”
仁民闭了嘴,摸出手帕擤鼻涕。没有人答话。屋子里静得很。外面街上狗在叫,叫声显
得更响了。
“佩珠,你能够原谅他吗?他误解了你。”仁民偏过头去看佩珠。她听见他的话,便抬
起头来,她的眼角上有泪珠。
“他并没有误解过我,他的批评是不错的。我的确是小资产阶级的女性。不过我希望以
后我能够做一个有用的人。我要尽我的力量做去。他也曾给了我好些帮助。他收藏的那些
书,那些传记,你不记得吗?”佩珠的声音并不高,却有力量,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印在人
的心上。“可是你们大家要多多指教我。我需要严厉的指责。”说到这两句,她谦逊地笑
了。她伸手把那几缕垂下来快遮住她的眼睛的头发挑了上去。“在这里大家待我太好了。我
倘使能够做出什么事情,那都是靠大家帮忙。你问问志元。”
志元这些时候就不转眼地望着仁民和佩珠,听他们两个说话,他的注意力被他们吸引了
去。忽然间他看见佩珠指着他要他说话,他连忙张开口,但什么东西堵塞了他的鼻孔,他一
挣扎,就打了一个响喷嚏。声音很大,响彻了整个房间。
“你只有这一点没有变,”仁民在旁边好意地微笑了。他接着关心地问道:“志元,你
的身体比从前好吗?”
“好多了。我自己觉得很健康,肚皮不曾痛过一次,”志元揩了鼻涕,昂起头说。“在
这里日子过得很快。只愁时间不够。我和佩珠都很快活,亚丹也是。下个星期亚丹就回来
了,蜂场的事情需要他。他也很快活。”他提到的亚丹也是仁民的朋友。志元到这里来时,
是和亚丹同来的。亚丹如今在乡下一个小学里教书,他还做着别的事情。
“亚丹给我写过不少的信。他每封信都说他是如何如何地快活,他整天和那些天真的小
学生在一起。”仁民听见说到亚丹,便想起了那个长身材的大学生。亚丹有一张瘦瘦的长脸
和一根高鼻子。到这里以后他喜欢穿一件灰布长衫,人很少看见他换过别的衣服。这些情形
昨天有人告诉了仁民。仁民想起这件事觉得好笑。他接下去说:“我真羡慕你们,你们都很
努力。”他马上又换了语调问他们:“你们还记得小川吗?”
“记得。他还在大学教书吗?”佩珠说。
仁民摇摇头说:“他让校长解聘了。他讲话随便,得罪了人。最近进了商务印书馆当编
辑。现在他的态度好多了。德娴最近加入了我们的团体。”
“德娴我知道,就是小川的小姨,佩珠的好朋友嘛。”志元笑道。
佩珠的脸上发出了喜悦的光辉,她睁大眼睛说:“德娴最近来过一封信,她没有讲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