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流血死。
牛秀妈在监中,一日忽将自家指爪满身抓碎,鲜血淋漓。
又把乳头和阴门自把指头抓出,鲜血满身。
又把口来咬那手指,手指都咬断。
左右禁卒都扯不住。
又作声叫疼叫痛,讨饶道:“饶命,饶命。
”又自家说道:“怕人,怕人。
一阵牛头马面夜叉手拿钢叉铁索来了。
这番要死也!”遂把舌头嚼碎,一一吐出,两眼珠都爆出而死。
京师百姓听闻这些异事,始疑荷花儿之冤。
有诗为证:末来过去总难知,其把当前错一时。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话说朱国臣看碎剐了荷花儿,益发得志,弥横恣为椎埋,鲜衣怒马,以游侠见称。
其党数十人,官莫敢诘。
乃畜一瞽妓,教以弹词博金钱,夜则侍酒,国臣时时醉詈,且痛笞之。
如此两年,诸贼争奸,瞽妇不胜其嬲,情不能堪。
一日国臣又怒笞瞽妇,妓逸告夜巡把总,语泄其流劫事。
把总报知上司,兵部下令捕之,与其党刘汝成、刘五等十人俱收缚,下法司,俱伏。
国臣自分罪状山积,难以枚举,天数该败,一死难逃,乃自言:“石驸马街周皇亲之杀,乃我也。
而坐使女萧荷花凌迟、家人斩,岂不冤乎?”时翁公已再迁南京兵部尚书,于是法司追问治荷花儿狱者。
都人闻之,皆痛惜荷花儿,竞称其冤。
语传内廷,宗恻然伤之,乃命械国臣等赴刑部,棚、扒、吊、拷,备受苦楚,俱吐实,备列剽掠情状,余赃凶刃皆得。
乃知造谋杀死周皇亲者,实朱国臣也,而刘汝成戳其胁,刘五斲其胸。
问官听了,咬牙切齿,拍案大骂道:“这些贼男女,死有余辜,似此枭獍之徒,岂容辇毂之下!合行骈戮,以靖邦畿。
”喝教加力行杖,各打了六十讯棍,押下死囚牢中,奏请明断发落。
宗皇帝见奏,怒凶徒狂悖,批准奏章,着会官即时处决。
法司钦此钦遵,处斩众盗已毕,一面回奏,复将前后犯由狱词详细录上。
宗得奏,心中益怒,欲重谴翁司寇等,乃令刑科追论其事。
时去决冤狱时已二年,刑部尚书为严恭肃公,虑初问诸臣当得罪,谋之首揆江陵公张居正。
江陵公云:“第以真情入告主上,不得有所饰,且首事者尤不可逭。
”盖谓把总张国维也。
严恭肃如教上疏,宗以所拟过轻,命再拟。
会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遂追夺翁司寇官职,令致仕归;调刑部郎中徐一忠、王三锡于外。
潘郎中已知九江府,亦谪知陈州。
而把总张国维终于论戍,一时以为纵,或谓张把总有大力结强援,得丽轻典云。
末几,随大军出巡边,忽落马下,遭万马踏为肉泥。
自是,刑家慎狱,不肯造次。
必曰:“恐如荷花儿。
”世之冤若此,何恨也!正是:堂前一点朱红字,民间一路血斑斑。
看官听说,你道这桩案子,只如此便了帐么?列位,试想不杀人倒要偿命,死者必然怨气冲天,纵然官府不明,皇天自然鉴察。
所以就有阴报。
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又有那附身活现花报的,
恰像人原不曾死,只在面前一般。
随你欺心的硬胆的人,思之也要毛骨悚然。
从来说鬼难欺,无如此一段话本,最为真实骇听。
正是: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复生前有宿冤!话说荷花儿死后,转眼又过数十载。
时余姚有一人,名章大立,乃是道学之士,家居授徒。
忽有二冤鬼,一女一男,白日现形,附身索命。
初扼其喉,继推之地,又以两手高撑,梏而不开,若空中有绳系之者。
先作女声道:“我荷花儿也。
”继作男声道:“我王奎也。
”皆北京口气。
家人闻声入视,急问道:“汝有何冤?”冤鬼道:“章大立前身姓翁,亦名大立,万历时为刑部右侍郎。
其时我主人周世臣,官锦衣指挥,家贫无妻,只荷花儿与王奎一婢一奴相伴。
有盗入室杀主人去,把总张国维入室捕盗,疑我二人因奸弒主,遂拘之。
及下刑部,郎中潘志伊疑之,狱久不决。
及大立为侍郎,忽发大怒,别委郎中王三锡、徐一忠再讯,二人迎合,遂用严刑拷讯。
荷花儿不胜楚毒,遂自诬伏,谓己与某某通奸,杀主取财,捕某某不得,竟坐罪凌迟。
又谓王奎通情,亦问斩刑。
志伊苦争不能得,遂将我二人斩剐于市。
越二年,别获真盗,都人方知我二人之冤。
传入宫中,天子大怒,责令追查。
然仅夺大立官职,而调一忠、三锡于外。
请问:凌迟重情,可是夺职所能蔽辜否?我故来此索命。
”家人复问道:“何以不报王、徐之冤?”答曰:“彼二人恶迹更多。
一已变猪,一囚酆都狱中。
我不必再报。
惟大立前身颇有清官之号,又居显秩,故尔迟迟。
今渠已再投人身,禄位有限,方能报复。
”家人闻之,连忙跪求道:“召名僧为汝超度何如?”鬼摇首曰:“我果有罪,方要名僧超度。
我二人丝毫无罪,何用名僧超度?况超度者,不过要我早投人身耳。
我想就投人身,遇着大立,也要报仇,渠必死我二人之手。
然而傍观者不解来历,即我与大立既已隔世,虽报其人,两边都不晓来历,无以垂戒作官之人。
故我二人每闻阴司唤令轮回,坚辞不肯。
今冤报后,可以轮回矣。
”言毕,取几上小刀自割其肉,片片坠下。
先作女声问道:“可像剐耶?”复作男声问道:“可知痛耶?”血流满席而死。
此是他前生作业,到今生才落陷坑。
可见人虽已死,鬼不可轻负。
所以说做官要明要恕,千万不可一念见得是,便把刑威上前,将人命视同儿戏。
慈样君子,须当以此为鉴也。
有诗为证:囹圄刑措号仁君,结网罗钳最枉人。
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发布地址:收藏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