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摩尼教治国之后,中央集权非常强大,没有人反对他们了,那幺自然也就没有人约束他们了,他们就会腐败堕落,只会嘴上说是为了百姓,其实全是为了钱财。
为什幺这样呢?因为人一旦没有制约,很快就会变坏的。
」李瑟道:「可是他们都是好人,怎幺会变坏呢?」角先生道:「我问你,如果你管理很多财务,没有人管你,不拿白不拿,你会不会拿?你一定会说不会拿,是几个人人品很高,可是大部分人不是这样啊!所以宗教治国最后就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全部都是腐败。
」李瑟目瞪口呆。
角先生道:「等到摩尼教完全掌握天下之后,他们就会说,为了百姓的利益,不能不收税了,因为收上来的税,要用来帮助百姓,『取之于百姓,用之于百姓』,得,这下更糟糕了,所以最后老百姓的下场只能更凄惨。
」角先生长叹道:「中央集权越是强大,读书人越是没有地方着书立说,所以百姓越来就越愚昧,百姓越愚昧,宗教里的人就越活得奢华,等过几十年百姓明白了,可是已经害了几代人了。
」李瑟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我一定要全力阻止张玄机,如果他用宗教治国,那幺天下就完了,几代人就会受害啊!」再说朱棣率领大军抵达抵曝宁之后,仍不见有敌人踪迹,阿鲁台又像前几次一样,早已远走了。
朱棣正感扫兴,金忠部将把里秃获得消息,听说阿鲁台在答兰纳木儿河。
朱棣即督军疾进,首先来到开平,然后派中官伯力哥,对阿鲁台属部道:「王师远来,只捉拿罪人阿鲁台一个,其他人等,倘若真诚投靠,一律优待,绝不食言。
」可是阿鲁台部落,不听劝告,全都逃跑了。
朱棣决计攻入答兰纳木儿河,下命前锋金忠、陈憋等先发,他率大军在后策应。
金忠、陈憋率领部队到了答兰纳木儿河,可是满眼荒芜,不但没有敌寨,就是车辙马迹,也是一律被阿鲁台掩盖,无从探查端倪,阿鲁台已经不知去向。
朱棣听闻大怒,又派遣张辅等人穷搜山谷,就近三百里内外,没一处不去搜寻的,可也只有蔓草荒烟,并不见伏兵逃骑,张辅等人也空手覆命。
朱棣不禁诧异道:「阿鲁台那厮,究竟到何处去了?」心里恼恨不已。
张辅奏道:「陛下必欲擒贼而后快,如果给臣一个月粮食,率骑兵深入北方进去,定会不虚此行。
」朱棣默然良久,他几次出兵攻打阿鲁台,都没有见效,忽然感觉身体疲惫,缓缓道:「大军出塞,人马都很劳乏,北地早寒,倘遇风雪,恐有碍归途,唉,不如适可而止,再作打算吧!」朱棣叹息多时,便下令回京。
路上经过清水源,朱棣见道旁有石崖数十丈,便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刻石纪功,谕道:「使万世知朕过此。
」铭功完毕,朱棣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便对内侍海寿道:「你给朕计算一下路程,什幺时侯可到北京?」海寿答道:「八月中即可到京。
」朱棣想了一想,对杨荣道:「东宫涉历已久,政务已熟,朕回北京之后,军国重事,都交给太子裁决吧!朕优游暮年,享些安闲余福罢了。
」杨荣闻言,心知朱棣已然预感身体不行了,忽然心底一股悲哀涌了上来,跪下泣道:「陛下春秋鼎盛,为何出此言论!」朱棣叹道:「我也舍不得你们这些老臣啊!你们出去吧!不要再进言了。
」到了晚上,朱棣夜不安寐,一闭上眼睛,便见无数冤兔前来索命,待至惊醒,见侍臣列在左右,一切都是梦境,不禁唏嘘道:「朕一生戎马生涯,竟然事至于此。
」大军来到榆木川的时侯,朱棣气息奄奄,已经不可救药了。
朱棣自知将要不起,于是召英国公张辅入内,嘱咐后事,传位皇太子朱高炽,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
话说完之后,当即崩逝。
一代武功赫赫的大帝就这样去世了。
众大臣来不及悲伤,张辅与杨荣、金幼孜商议,因为六师在外,不便发丧,便熔锡为裨,载入遗骸,仍然是翠华宝盖,拥护而行。
暗中遣少监海寿,奔赴北京禀告太子。
当夜太子在宫里便得到消息,便和等众臣商议,李瑟和楚流光也听到消息,早早来到宫里。
众人都建议太子孙朱瞻基前去迎接灵位。
李瑟道:「听说汉王已经预谋在要在途中设伏,要袭杀太孙,此事不得不防。
」太子道:「那请少卿亲自带人护送如何?也好迎接圣驾回京。
」楚流光忙道:「不可,这样就中了汉王的计策了。
他会调集全部人马前来攻杀,如果李大人去了,就再无人能够抵抗得了他的手下了。
」李瑟道:「那妹妹有何妙计?」楚流光道:「我的师弟明寐,法术高强,有他保护殿下,一定没有人能伤得了他。
汉王一定不会派遣高手对付太子孙的,他会派高手来谋害太子殿下,殿下还是在宫里预备才是。
」太子点头答应,当下便请明寐即刻护送太子孙朱瞻基迎接永乐皇帝的灵驾。
太子孙朱瞻基走后,太子下令关闭紫禁城内廷,没有他的命令,不许人进出。
这时公主朱无双也被李瑟请来了,李瑟请朱无双和楚流光留在皇宫帮忙守卫,他回府调集人马去了。
朱无双原本想置身事外,不参与两个哥哥的皇位之争,这样无论谁当皇帝,她还都是公主,就算李瑟得罪了汉王,汉王登基的话,看在她的面子上,也有缓和的余地,不会杀了李瑟,把他削职为民,也比丢掉性命为好。
李瑟道:「你好糊涂,张玄机是魔教教主,他辅佐汉王是假。
如果汉王得胜,就会沦为木偶,你朱家天下就失去了。
」朱无双这才大惊,答应要全力帮助太子。
李瑟夜出皇宫,回到府中去指挥守侯在那里的全部高手。
朱棣一出京师,李瑟和张玄机就分别调集各自的高手,等待伺机一战了。
京师已是高手云集之地了。
第七章紫禁之战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第二天李瑟上朝,来到内廷前宽广的直道上的时侯,只见宽广的广场,一个护卫都没有,当中只有一人傲然独立。
李瑟慢慢走到那人跟前,那人转过身来,正是张玄机。
他一指远处巍峨雄伟的干清宫,大声道:「你看那巍峨的宫殿,这一望无边的广场,一派雄伟的皇家气象啊!你不动心吗?」李瑟慢慢闭上眼睛,双手举起,缓缓转动身体,转了一个圈,然后道:「我感觉到的是广阔的天地,不是这紫禁城。
你为什幺不去呼吸外面的空气呢?这里难道不气闷吗?」张玄机道:「痴儿啊!你若是拥有了这里,就是拥有了天下,难道你这还不明白吗?」李瑟道:「我若是为了一己之私,惑乱天下,那还是不要的好。
你想以宗教来治国,我就是死了一万次,也不能让你得逞。
」张玄机道:「宗教治国不好吗?我教是为了全天下百姓的。
你反对我教,就是和全天下的百姓作对!」李瑟道:「你能代表全天下的百姓?真是可笑,邪教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