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了。”这是启发式教学,先让她去思考,才更有兴趣听我的点拨,也能够更快领悟。
果然,她若有所思地说:“是的,郭教授把人性主义放到整个人类进化的大视野去思考,这么宏观的角度,我确实没往那个方向去考虑。”
我点了点头说:“我们是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但更应该从现实、从现代社会去考虑人性主义,毕竟把握时代脉络才是根本,你刚才提到最多的是人性主义中人的善与恶,你的理解还是有些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说到这里我打住了,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阐述清楚的。我装模作样地朝四周看看,似乎想找个安静之处,但讲座刚散场,人来人往,哪有什么清静之地。于是我装作很随便地说:“要不要我们找个地方坐坐,我慢慢和你说。对了,你饿吗?要不要一起去吃点东西。”
她看了我一眼,清亮的眼闪过一丝丝的犹豫,想了想还是拒绝说:“太麻烦您了,都快九点了,我还有功课要做,下次吧。”
心中涌起失望,但我脸上笑容依旧,还好估计到了这个可能性,尚有备选预案。我装作无所谓地说:“不麻烦,我觉得你对人性主义的理解还有很从偏颇之处,既然听了郭教授这么精彩的讲座,得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理解透彻,耽不了误多少时间,那边安静一些,我们去哪边吧。”
我手指了一个方向,那个方向正是北大最有名的未名湖。“客戏游鱼近,柳展暖风亲。春桃悄绽蕾,恐惊读书人。”在春暖花天或秋高气爽之际,风景优美的未名湖是北大学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我和初恋女友也经常去,一般很难在湖边找到座位,不过现在已是深秋,寒风料峭去的人自然要少很多。
如果她再拒绝我可没有备选方案了,有些紧张地看着她,她的眼中还是有犹豫,隔了片刻那一丝犹豫消失无踪,她展颜灿然一笑说:“好吧,只要没太麻烦到您就行。”
刹那间,我感到在她就如北大校园里最美丽的海棠花突然绽放,我的鼻尖都似乎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气温已接近零度,我本以为这个时候未名湖边人应该很少,但一路走去,人远比我想象中的多,有一对对的情侣,也有三、五成群的男女学生。
从报告厅走到湖边近十分钟,但却没说几句话,在路上讲人性主义,感觉氛围不太对。于是交流仅限于干巴巴的问答。
“你是生物系的吧,读什么专业?”
“生物科学。”
“喜欢这个专业吗?”
“还行。”
“你怎么会想到来选修上我的课?”
“想多学点呗。”
“你是南方人吧?”
“是的。”
“到北方感到冷吗?”
“不冷。”
也只能问问这些,初次交往,总不能刨根问底,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我目光不断地搜寻,总算在湖边找到一张空椅。
“你坐。”
“老师您坐。”
“你也坐吧。”
“好。”
我们两人坐在那张椅子上,中间隔了老大一段距离。我理了理思路说:“关于人性的善恶,我认为不能简单的……”
在我开始阐述对人性主义的理解,气氛变得和谐默契许多。她并非一味倾听,在我抛出某个观点的时候,她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稍一点拨,更能举一反三,甚至她的有些观点连我都未曾想到。
这是我在见过最思路敏捷、聪颖过人的学生,没有之一。在学习上,我也真没服过谁,但此时我不得不承认,在我和她差不多年纪的时候,我远不及她。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谈兴正浓,谁也没有去关注时间的流逝。突然,此起彼伏的学生惊叫、欢呼打断了我们的交谈,我有些茫然,今天难道有流星雨。
抬起头,突然觉得脸上凉凉的,灰蒙蒙的夜空之中一片片雪白轻羽缓缓飘落。
我恍然大悟,早上天气预报说今晚可能有雪,敢情那些学生是来等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一场初雪。
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仍记得在哪本书看到过:在初雪的时候和心爱的人相遇,就会永远幸福的在一起。好象还有什么:一年第一次雪,象征着第一次纯洁的爱情。反正有关于初雪都是些浪漫、美好、唯美的描述。
我的心不争气地开始快速跳动,我想知道她谈过恋爱吗?现在有男朋友吗?
望着她如明月秋水般的双眸,我感到一种极纯粹的清澈,比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还要纯洁。我想我已有了肯定的答案。
“下雪了,老师,我们回去吧。”
正当我陶醉在这未名湖畔的初雪美景、还有比初雪更美的人之中,她却很煞风景地站了起来。
我真的很想问她:你不觉得这片片洁白雪花在夜空中缤纷飞舞很美吗?你有没有听到学生们的尖叫欢呼?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点哪个什么……什么浪漫、美好、唯美的感觉吗?
我心中哀叹着问:“你觉得美吗?”
“还好。”
她的回答和我刚才问她喜不喜生物科技这个专业时的语气一模一样。
我还是有些不甘心,又说:“你们南方不是很少下雪的嘛。”
“雪,哦,我看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雪了。”
我顿时诧异:“我也是南方人,南方会经常下雪吗?”
她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我也知趣地没再追问下去。突然,我从她的眼里看到一些东西,不是惊、不是喜悦,而是一种……一种回忆、一种深深的思念。
一个南方的女孩在北方漫天飞雪之中回忆着什么?思念着什么?我无法理解,想问但又不敢去问。
雪越下越大了,学术讨论显然已无法继续,我说:“我送你回宿舍吧。”
“不用,我自己可以回去。”
“没关系,下雪了嘛。”
“真的不用,谢谢老师。”
我从她的话中听到一种坚持,我无法勉强,她这样的女孩是不能穷追猛打的,更何况我也不极不擅长这个。
教师公寓与学生宿舍在两个方向,于是我们互相道别,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走了几步,我停了下来,转过身望着她。在那一刻,我已无所谓她看到我这样会怎么想,甚至我盼望她会转过头来。
但是,她一直没有回头,她的背影在满天飘落的雪花中渐渐远去,直到无影无踪。
PS:本想写林雨婵的人物志,但根据结构篇幅,现定为外传。烈火凤凰的外传共有三篇,最早的雨兰篇,白霜的《霜落东瀛》,还有这篇《烟雨婵娟》。前二篇已是坑,但真希望这篇不是坑。林雨婵作为圣凤,在正式登场前有独立的外传,也算是符合她的身份。
在描述中的林雨婵是一种类似与江南女子的特质,优雅呈画,轻柔为骨,婉约成诗,拘倦成曲,是以这个方向来写的。
林雨婵是圣凤,但是十多年战斗中成长起来,并非她刚离开训练营便强大到心理、肉体都不可撼动。文章中的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要追求一个凤战士,按《烈火凤凰》的设定来讲是极有难度的。
第一章,估计在三万来字,不想写成《烈火凤凰》一场肉戏几万字的的方式,所以最多上中下,便能结束第一个故事。第二章的情节也基本构思完成,后两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