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近日。
原因无他,只因这功法所传之法,实乃旁门左道。
若练得此功,施术者便可以为他人下入暗示,通过一步步灌输指令,肆意捏造他人的心灵与记忆。
而若练到高深处,更是可以趁其他修仙者与天地沟通之时,巧妙地将天地置换为自己的灵识,以灵识直接对其灌输命令,哪怕是通玄、乃至至道境的强者,都可以为功法所制。
化玄、篡心……
以玄字,暗喻天道,却实乃一门操纵人心欲念的邪功。
话虽如此,林止倒也记得,母亲曾在道会上讲过的话
“天地万法,触类旁通,功法之恶,在于人之本性,而非功法本身……吗?”
他默默闭上眼,心中有些犹豫。
若是细心修习,说不定能在此书中寻求到破解心魔的办法。
甚至,更进一步,如同大师姐那般,借用心魔磨砺神智。
修行之道,一步后,步步后。
若连师姐也不能赶及,自己又如何能开口,对师尊讲述那些……说不出口的心意。
可是……
咚咚!
洞府外的敲门声骤然打断了林止的思绪。
他微微睁眸,感应了下周围环境的韵律,顿时有些疑惑。
咦……都已是深暮,会是何人来访?
师妹?
若是那小魔女的话,倒也说得通。
念及至此,林止淡淡开口道:
“请进。”
“二师兄。”
来人声音清澈,才刚入洞府便双手抱拳,微行一礼。
那是一位黑发黑瞳的青年。
相貌俊美,英姿凤眸,站如直松,眉眼间还有一股清气,让林止一阵恍惚,心头生出了莫名的熟悉感,仿佛看见了那时初入修行的自己。
林止认得他。
他叫黄为,是前日师妹从山下捡上来的凡人,根基极佳,据说当时是昏倒在一簇极艳丽的罂粟花丛旁,恐怕是不慎沾染上了那花的气味,险些成了那些得了灵气的花朵们的肥料。
昨天他入宗时举办的仪礼,更是花了整整一日。
先与师兄妹们见礼,而后,拜见师尊,跪听讲道,一直持续整个上午,随后午休、斋戒、沐浴、焚香,再依次与各位师兄妹论道,阐述自己对上午听道的理解,且不可有一字一词的错漏遗忘,如此一轮下来,待到深夜,再次拜会一遍师尊谢恩,才算结束。
一整天的繁琐礼节下来,凡俗之辈,若无大毅力、大追求,上午听道没能穷尽脑力,下午的论道便几乎不可能通过。
若入宗礼失败,则说明没有仙缘,亦不够开悟,便只得自去山下寻找其他出路了。
而这位师弟的表现,堪称完美。
一应考核应答如流,哪怕是林止稍加些刻意为难,亦无丝毫缺漏,如此态度令他极为满意。
自然,此刻他的态度也非常和蔼:
“小师弟深夜到访,可是上午的讲道有晦涩之处?若如此,不妨与师兄道来,看看师兄可否为你解惑。”
黄为听见他的问话,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不好意思道:
“师兄所言极是……上午听了师尊的讲道后,师弟回府冥思了许久,心中始终有着一股困惑。”
林止笑道:
“但讲无妨。”
“师尊曾提到“心魔”乃人郁气所结,会阻碍修行者的冥想,对否?”
心魔?
林止心中哑然失笑。
这小师弟,才刚刚入宗,连脱俗境都还未至,就已经开始考虑心魔的问题了。
殊不知,光是凝成道胎这一步,都已经拦下了无数修行者。
外界那些行走于世的凝胎境散修,不知脚下埋了多少鲜红白骨,靠着厮杀豪夺,才走到那一步。
不过,提前听听,说不定也有些好处。
林止微微颔首回道:
“确实如此。”
黄为又问道:
“既是以郁气所结、以杂念为生,若满足了杂念,消了郁气,那心魔,是否还会出现呢?”
满足杂念……?
林止微微一愣,下意识回道:
“既消了杂念郁气,便已是“明心见性”,心魔自然消去。”
黄为了然地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若我心中皆尽男欢女爱,只需恣情纵欲,待到欲念满足,凡事无趣,则心魔自解?”
“恣情纵欲……”
林止低声呢喃着这几个字,脑海中忍不住闪过一丝念想,若是待到心魔出现之前,自己便斩却心魔,岂不是……心境就能更胜于师姐?
不过想到自己还在为小师弟讲道,他立刻回过神来,忙道:
“师弟所言,确无错漏,不过恣情纵欲常常耗时甚巨,想要满足横流的物欲,更是难如登天,只因欲望永无止境,每攀登一步,欲望的高峰便会又涨一寸,因而理论如此,却难以实施。”
像是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黄为的脸上露出微笑,他拱手道:
“多谢师兄为我解惑。”
言罢,便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开。
林止望着黄为离去的背影,上午的记忆似乎逐渐清晰。
那时,坐在自己身旁的模糊人影,不正是自己这位师弟吗?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己当真是听道入迷,糊涂可笑,竟把师弟错当成了心魔。
还好当时没什么反应,不然也不知要闹出多大的笑话。
他盘膝坐回石榻上,目光却又不由自主地转向那被藏在床头一侧的功法封面。
恣情纵欲……
对于欲壑难填的凡人而言,的确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对于此前的林止也是一样。
但是,那只是因为林止的欲望,并不是那种能够凭他个人能力就能满足的东西。
他想要对师尊诉说自己的心意。
他……想要得到母亲的回应。
若是以前,这种事,的确是绝无可能。
可现在……
林止的手颤抖着,不由自主地摸向书本。
我……
对不起,母……师尊……
我好像变得,有些贪得无厌了。
…………
九月十一,周一。
深夜,通读了一夜功法,将其了然于心的林止,从师妹那里听闻了一个他最不想听见的消息。
雍如夏,他的师尊兼养母,将在这周的两日讲经后,闭入死关,尝试踏破那最后一步的门槛,突破到至道境。
穷尽了道法,成就天人之姿。
到了那一步,修仙者们便能以肉身洞察世间与自然的规律,不再受功法桎梏,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深奥妙法。
搬山填海之术,那时亦成小道,举手投足间便可轻易完成。
然而,至道又岂是那样轻易可以突破的?
突破过程中,稍有不慎,自身灵识便会与天地同化,一身灵气精华,皆会反哺天地,不入轮回,彻底消失。
常常,百位通玄境的修士当中,只有一位能够突破这